倒是散酒,銷售量隨著春井酒坊開遍了全縣,從開始的暴增到現在逐漸穩定下來。
對此,陳元慶也是有所預料。
縣里農村市場的容納量,也差不多就這般了。
這日,陳元慶收拾了一番,提著個包帶著兩個人,一起去市里面為公司開拓白酒市場。
坐著略顯得破舊臟亂的客車,行駛在即使經過不斷維護依舊坑坑洼洼的公路上。
因為有上段時間沒有下雨的緣故,公路上已經滿是白灰。
車輛駛過,自然是揚起滿天的飛塵。
錯車的時候,飛塵隨風吹進車內。
關上車窗?
陳元慶嘆了口氣,還是算了。
看大家的樣子,就完全習慣了這樣的場面。
忍了吧,反正也就一陣的事情。
搖搖晃晃的體驗終究結束了,客車駛上了好的路段,變得平穩了起來。
看向遠處,已經能夠見到城市輪廓。
此時正是城市建設的一個高潮階段,這個時期城鎮化率以%的速度快速增長。
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上升到1985年的%。
大量人口進入到城市,那么自然就是得要有住的地方。
總是不能睡大街上吧!
國家在這個時期提升了城鎮維護和建設費,撥專款用于城鎮住房補貼。
也在這個時間段,商品房出現并且開始發展。
因為此時單位依舊的分房,所以商品房市場顯得并不是怎么的起眼。
但已經有很多人通過購買商品房在城鎮安家落戶。
張鵬伸頭看著遠處出現的城市:“這是要到市里面了啦?”
郭英:“哎呦,市里面的樓好高哦!”
對于倆人沒見過世面的樣子,陳元慶能夠說什么呢?
農村小年輕,就沒有出過遠門。
對于城市的了解,就只是通過電視。
而電視,在此時都依舊屬于緊俏貨。
就全國農村的統計情況來看,此時每百戶就只有十來戶有電視。
注意,這個統計主要是反應經濟比較好的農村。
像是陳元慶他們這,人多地少,各家先緊著溫飽問題,電視這種享樂的玩意,留在最后再是考慮。
到九十年代的時候,農村才是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普及上了電視機。
不是彩電,是黑白電視機。
陳元慶:“怎么,想要住高樓大廈啊?”
“想是想,住不起!”
接下來幾十年時間里面,國人皆是好高樓,打造出來了不少高層豪宅小區。
只要一棟樓里面,這住戶一多,那么各種雞毛蒜皮的事情,就避免不了。
豪宅里面住戶素質高?
素質再是高,也白搭。
高層小區開始不吃香,改善性住房大家紛紛購買小高層小區,7-11層樓,一層樓三四戶。
人少自然就清靜!
陳元慶笑了笑:“只要是住過高樓大廈,才是明白,還是能沾著地氣的房子好。”
高層建筑一旦是停電,電梯停了,水也沒了。
煩人得很。
特別是開發商用質量不那么好的電梯,剛開始兩年倒是好,過上幾年,電梯老出問題,小區里隔三差五就有電梯報修。
特別業主群里面,這個說困在電梯,那個說電梯突然下降……
心真的拔涼拔涼的。
每次坐上去,都心驚膽戰,跟上刑場差不多,怕怕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