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生產廠房、生產設備以及生產人員。
當在正常生產,那么一切好說。
一旦是有一部分停產,生產人員可以進行辭退,但廠房和設備總是不能馬上拆除賣掉吧?
廠房和設備放在那不用,都是會貶值的。
廠房的地塊升值?
這在過去是可以。
當地價也是貶值呢?
陳元慶:“你比較支持這觀點?”
周姝婷聳了聳肩:“我支持與否不重要,看你是否支持!”
決策權在陳元慶不在自己。
而且,這么多年,陳元慶的決策,一直都是沒有出現過大的問題。
北辰集團整個來講,就是一直保持著增長。
陳元慶:“這篇分析文章,倒是提醒了我。只有大規模的生產,才是工業的真正基礎。有了基礎,發展高端制造業就屬于是很自然的事情,整個就是水到渠成。”
就像是做題,只要刷的卷子足夠多,那分數自然就高。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都是一樣的道理。
陳元慶目光看向地圖,在全球范圍內,對手一直就只有一個。
就是最強的。
瞄準的目標,就是第一。
大漂亮的工業產值在gdp當中一直都是在下降,但要說大漂亮的工業不行,這純屬是想當然了。
完全就是因為大漂亮的服務業太過于發達,然后就給人一種大漂亮的工業拉胯了的錯覺。
實際上,大漂亮的工業依舊強大得很。
全球第二!
制造業就業人口也是保持在千萬級。
能夠有這么多制造業就業人口,其制造業能差?
只不過大漂亮不像是我們,什么都能造。
不能夠說別人一些行業不行,就全部不行。
這太不客觀了。
我們也有工業短板,在一些技術上面和世界最先進水平有差距。
但因為我們人口多,有足夠的人才去進行追趕。
陳元慶目光又是看向小日子和歐洲。
全球市場是有限的。
而想要多占上一丁點的市場,都需要進行競爭。
市場從來都不是讓出來的,都是一點點啃下來的。
或者說,是搶下來的。
華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面,都是得要依靠薄利多銷策略來搶占全球市場。
但薄利多銷因為利潤太低,對于企業風險太高。
所以,還是得要把制造業利潤率給提上去,提升制造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提升制造業利潤就必須得要發展高端制造業!
但是,每家企業都高端之后,實際上也就屬于每家企業又是在同一水平線上。
所以,只有那些一直領先于別人的企業,才是能夠保持更高的盈利水平。
這類企業無論在什么時期,抗風險能力都是強。
“未來制造業的日子將會不好過,我們得要提早進行上一些準備。趁著現在日子還不錯,得要鞭策大家盡快的完成制造業升級。”
必須得要在狀態好的時候做好一些事情。
不然等狀態不行了,即使想要做上一些事情,都沒有力氣去做。
機會錯失了,就不再有了。
“另外,生產規模繼續擴大,還有就是對于平價品牌,還是不能夠放棄。甚至,還可以推出一些平價品牌,先把市場給占住。”
有些企業,產品賣得挺多的,市場占有率也高。
但是對于技術發展是一點貢獻都沒有。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