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的同志辭懇切,對我們政府的工作提出了一些疑問。”
“群眾的呼聲,就是我們工作的方向。為了回應群眾關切,維護政府公信力,也為了厘清歷史賬目,給未來的農業發展項目掃清障礙。我提議,由鄉政府牽頭,成立一個專項工作小組,對2019年至2021年,這三年期間的全鄉農機購置補貼賬目,進行一次清查。”
王松下意識地看向主位的張海濤。
清查三年的舊賬?這不是要他的命嗎!
“元明鄉長。”
張海濤的聲音冷了好幾個度。
“你剛來沿溪鄉,對很多情況可能還不太了解。團結,是我們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現在鄉里各項工作平穩推進,班子成員齊心協力,局面來之不易啊。”
他話鋒一轉。
“翻舊賬,很容易引發內部矛盾,影響班子團結。而且,這些都是歷史遺留問題,情況復雜,牽扯面廣。我們應該向前看,而不是揪著過去的小辮子不放。你這么搞,會讓同志們怎么想?是覺得我們鄉政府在搞內部斗爭嗎?這不利于工作的開展嘛!”
王松接上了話。
“是啊,曲鄉長!張書記說得對!這都過去好幾年的事了,很多賬目憑證都……都不好找了。而且涉及的農戶那么多,一個村一個村去核實,工作量太大了!萬一有的農戶記不清了,或者故意說些有的沒的,很容易引發不必要的干群矛盾啊!到時候賬沒查清,反而惹一身騷,得不償失啊!”
所有人看向曲元明。
曲元明笑了。
他拿起那份方案,走到紀委書記孫萍面前,將文件放在她手邊。
“張書記,我恰恰認為,這次清查,正是為了真正的團結。”
“什么是團結?團結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把問題捂著、蓋著,假裝看不見!那是粉飾太平,是自欺欺人!真正的團結,是建立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基礎之上!群眾有疑問,我們不去解答,反而用影響團結來搪塞,這是對人民的不負責任!這樣的團結,不要也罷!”
他轉頭,目光直刺王松。
“王主任說賬目繁雜,年代久遠,核查難度大。我倒想問問,難道就因為難度大,我們就不查了嗎?群眾的錢,哪怕是一分一毫,也是錢!政府的補貼,是為了惠農助農,不是為了變成一筆誰也說不清的糊涂賬!如果我們的賬目連自己都搞不清楚,我們怎么向人民交代?怎么有臉去爭取新的項目和資金?”
“至于引發干群矛盾,更是無稽之談!我們去核查,是去解決問題,是去還老百姓一個明白。老百姓只會拍手稱快!誰會不滿?心里有鬼的人才會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