攔下一輛出租車。
“地址跟師傅說一下,到家了給我發個消息。”
劉曉月點點頭,搖下車窗沖他揮手。
“師父再見!今天超開心的!”
……
到了交付任務的期限,縣委常委會議室。
李如玉坐在主位。
“同志們,開個短會。首先,通報一個好消息。”
“關于城南爛尾樓的后續處理,已經在昨天下午三點前,全額發放到每一位受害群眾手中。群眾情緒穩定,反響很好。”
話音剛落,幾個常委點了點頭。
李如玉話鋒一轉。
“爛尾樓案能夠圓滿解決,離不開專案小組同志們的付出。尤其是縣委辦的曲元明同志和劉曉月同志,他們夜以繼日地核對數據、整理卷宗,為案件的突破提供了最關鍵的支持。”
“我提議,由縣委出具正式文件,對曲元明、劉曉月兩位同志進行通報表彰,并給予物質獎勵。大家有沒有意見?”
話音未落,不和諧的聲音響起。
“李書記,我有點不同意見。”
說話的是孫萬武。
他今天也列席會議。
“這個專案小組,我也是成員之一啊。從頭到尾,我也沒少操心。表彰的話,是不是……也應該有我一份?”
他覺得自己說得合情合理。
李如玉的目光冷了下來。
“哦?孫主任?”
“那我想問問,專案小組前后一共召開了七次碰頭會,你到了幾次?”
孫萬武的臉色一僵。
“我……我辦公室事務繁忙……”
“卷宗材料,你翻過幾頁?熬夜核對數據的那個晚上,你在哪里?”
“孫主任,在其位,謀其政。功勞簿不是記名冊,不是把名字寫上去就行了。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不要在這些顯而易見的事情上浪費。”
鴉雀無聲。
孫萬武的臉漲成了豬肝色。
“既然大家對表彰決議沒有異議,那這件事就這么定了。”
她翻開了筆記本的下一頁。
“下面,討論第二個議題。人事任免。”
許安知的眼皮終于抬了起來。
“爛尾樓事件,暴露出我們一些局辦單位的干部,存在思想僵化、作風拖沓、能力不足的問題。尤其是規劃局和信訪局,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
“為了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效率,我提議,免去陳思遠同志規劃局局長、劉和平同志信訪局局長的職務,另有任用。同時,提名縣委辦的周海同志和財政局的王濤同志,分別接任這兩個職位。”
陳思遠和劉和平,誰不知道是許安知一手提拔起來的鐵桿?
而周海和王濤,雖然資歷尚可。
卻向來被認為是中間派,現在被李如玉這么一提,就被打上了李系的標簽。
“我反對!”
許安知開口。
“李書記,我理解你想要整頓干部作風的急切心情。但是,干部任免是大事,牽一發而動全身。陳思遠和劉和平兩位同志,雖然在這次事件中有些許不足,但總體上工作還是勤勤懇懇的,不能因為一件事就全盤否定。”
組織部長附和。
“是啊,許縣長說得對。隨便動兩個局的正職,容易引起干部隊伍的思想動蕩,不利于工作的穩定開展。我認為應該慎重。”
緊接著,又有兩名許安知派系的常委開口。
意思都是一個,反對。
會議室里。
“穩定?”
李如玉輕笑一聲。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