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挨了三頓揍,王樁的表情有點復雜,以他不太發達的腦部構造來說,也不知道此時應該做悲憤狀仰天嘆口長氣,還是炫耀狀鼓起自己的二頭肌,顯示自己……很扛揍?
李素很無語,王樁的態度不對,至少不是正常的挨揍后的態度。
懶得問王樁為何跟同村的吳栓打架,在李素眼里看來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糾紛,幾乎每天都有。
關中人勇猛好斗,能動手盡量不吵吵,走路上一個眼神不對都有可能引起一場血戰。
“李素,下了學幫我揍人,”王樁露出狠厲之色:“這次我要捏爆他的蛋,以后改口叫他吳姐姐……”
“不去。”李素拒絕得很干脆。
“為啥?”
“因為我現在已經是讀書人了,讀書人只動口不動手,頂多只能在你們打架的時候幫你罵他,羞辱他,打擊他的士氣。”
王樁氣道:“這破村學咱們只坐了一個時辰,怎么就成讀書人了?”
李素氣定神閑道:“雙腳跨進學堂就算是讀書人,更何況我還坐了一個時辰這么給面子,當然是讀書人中的讀書人……”
…………
教書先生很認真,任何事情一旦認真起來,就變得很……枯燥?
郭先生一板一眼念誦著《千字文》,抑揚頓挫的語調是李素從未聽過的,每念一句便給大家解釋意思,然后接著念下一句,跟前世的老師教學沒什么區別。
首先要念,然后是背誦,最后才是認字,李素忍不住打起了呵欠,一個接一個。
“先生念得那么起勁,到底說個啥嘛……”王樁不滿地咕噥著。
李素搖搖頭,笑道:“說深了,現在的孩子啟蒙用《千字文》確實太深了,不是說《千字文》不好,而是相對一個字都不識的孩子來說,這篇文章達不到啟蒙的效果。”
王樁楞了半晌,表情有點急了:“今咋了么,為啥你和先生說的話我都聽不懂?你到底說個啥?”
李素道:“我的意思是,啟蒙孩子可以用別的文章代替,比如《三字經》,
或者《百家姓》什么的……”
王樁狗臉看星星的表情,蠢萌蠢萌的。
“啥是《三字經》?啥是《百家姓》?”
李素脫口而出:“三字經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說了兩句,李素忽然閉嘴,他突然發現自己差點闖了禍,《三字經》后面的內容可有點大逆不道,比如“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二十傳,三百載,梁滅之,國乃改……”
這幾句話,李世民估計不大愛聽,傳出去有顛覆國朝的嫌疑,李世民很有可能會咬著牙親手把他剮成一千片,一邊剮一邊念“瓜慫,額叫你胡社八道,叫你胡社八道……”。
“咳咳,咱們說說百家姓的事,趙錢孫李,周吳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