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春城內,楚王元薨逝不久,春申君的死訊亦接踵而至流傳而出。
一日之內,楚國權力頂峰的兩位大人物相繼離世,加之街頭巷尾流傳的小道消息、陰謀論調不脛而走,整座城池一時人心惶惶。
可還不等朝中大臣與百姓有什么反應,李園便懷揣楚王元遺詔,請出了遇刺后身受‘重傷’、自返回壽春便不曾見外客的公子負芻,宣稱將由二人共同輔佐太子熊悍繼位。
國君駕崩,太子即位,國內唯一成年的公子與國舅持遺詔共理朝政,從程序上來講,這完全合規合律。
但諸位大臣并非愚笨之輩,事態演變成這么個結果,即便仍然有人尚不知曉諸多事件的前因后果,猜也能猜個大致端倪了。
這大概又是一場宮廷政變
不過猜到歸猜到,盡管心知肚明,但隨著李園調派王宮四門禁衛控制了整個壽春城的防備,大家還是默契地裝作了什么都不清楚模樣,唯有十來位春申君的死忠征召府內私兵聯合起來試圖‘謀逆’,被悉數滅了門。
負芻、李園占據大義,又控制了國都與太子,眼下唯一還有可能改變國內局勢的唯有前線項氏一族態度,只是眾臣子皆知項氏一族向來與公子負芻交好,前線的消息雖然還未傳回來,但多半不會反對。
由此楚國權利更迭的動蕩尚未真正展開便已悄然落幕,負芻與李園各自安撫好國內貴族、大臣,緊接著便對春申君遺黨進行了大清洗,恩威并施。
清洗的理由倒也充分:春申君權勢滔天之時,他的親信少不得有違法亂紀者。
雖然其前些年退回封地后連楚王元都沒有追究這些人,但那不過是因為老楚王身體每況愈下,無暇徹查而已
現在即便只是秉公執法,楚國朝堂上又有幾人能經得住細究?何況春申君親信與門客又向來張狂。
于是乎,一場與魏國信陵君遇刺后如出一轍的走向在楚國堂而皇之地上演
壽春城東,宋玉府邸。
宋玉在正廳中獨自徘徊已有一段時間,楚國局勢的發展形式令他猝不及防。
自公子康被殺起,宋玉心中便生出了幾分迷茫:這青龍計劃展示在他眼前的內容似乎只是整個計劃中微不足道的冰山一角。
故而他退后一步進入觀望模式,結果發現連他的侄兒宋義,參與進計劃的程度都比他更深刻一些
而如果說青龍計劃將公子康作為犧牲品已讓宋玉感到震驚,那么楚王元之死則無疑令其心寒到了。
這個計劃付出這么大代價真的是為了反秦嗎?楚國如今幼主上位、朝堂重新洗牌,兩位輔政者未來還注定要斗個你死我活,楚國將為此虛耗多少國力?
宋玉忽然心生出了自己此前一直在助紂為虐的念頭,恰在此時,府內管家來報,農家弟子周安于府外求見。
宋玉閉目揮手,示意不見,管家雖覺有些意外,仍應聲退下,準備回絕訪客。
然而他剛走出幾步,卻又被主人叫住,宋玉命他稍候,隨即轉身步入內室。
管家不明所以,卻也只能靜立等待。
內室之中,宋玉苦笑了兩聲,他其實很喜歡周安這位將老師佩劍送歸的農家小子,因此才會送出屈原手記、送出祖傳的天智玉,甚至有意引他參與進青龍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