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這條傳統,掩日越界了,他擅自干涉了魚腸的權力。
然而掩日對此毫不在意,自前些年的那次合縱伐秦失敗后,山東六國已再無實力與秦國相抗衡,七國眼下統一的趨勢已越來越明顯。
天下要統一,羅網組織未來自也會統一,歸于一人之下管轄。
掩日深受秦國呂相國看重,呂相國又沒有精力操心羅網的行動細節,因此這羅網之主的身份,自當是他掩日的。
所以這次他在楚國的行動除了殺死負芻刺激農家的青龍計劃幕后黑手暴露外,也是在對羅網內部的一次服從性測試。
只要呂相國還在,掩日就不擔心這些分部天字一等同僚敢反抗自己。
故而現在魚腸還是來了渡口,配合他的行動。
收服了楚國的魚腸,下一步就該是韓國的非熊了,韓國雖是小國,但非熊那家伙與夜幕組織糾纏很深
掩日正心念流轉之際,渡口外傳來沉重整齊的踏步聲。
一列列手持長戈的楚軍士卒小跑而入,迅速清出一條通道。
不知情的游俠們伸頸張望,興致勃勃。
他們不知道來者是誰,但定然是位高權重之輩。
掩日端起酒碗遮住自己的下半張臉,仍混在酒攤人群中,見這些楚軍士卒果然沒有驅趕渡口中旁觀的游俠,心中對春申君所供情報更為滿意。
春申君曾告訴過他,負芻十分重視自己親近百姓的形象,從來不會在外出時大范圍清場,甚至有游俠曾在其請賓客在外用餐時近距離向他討了杯酒喝。
故而這次負芻要渡江去百越,多半也不會驅散渡口游俠,這就為羅網刺客的隱藏創造了機會。
當然,這次刺殺務求成功,掩日考慮過負芻臨時改變主意的可能,對此春申君向他保證,即便負芻想要趕走渡口游俠,其也有后手確保對方改回主意。
現在看來,春申君的后手不需要用上了。
掩日視線與游俠們一般死死盯著楚軍士卒方向,片刻,兩名華服公子并肩步入渡口,登上一座茶樓,于二樓窗邊相對而坐。
茶樓被清了場,兩位貴公子的侍從門客無死角著護衛在茶樓外,層層環衛,嚴禁外人靠近。
公子中其中一位,自然就是慎君負芻,至于另一位,在茶樓清場時被請出的游俠們也聽清楚了,并傳播了開來,是陽文君。
望著那些身披鐵甲的楚軍士卒,掩日知道這些甲士當是陽文君的部下,慎君的私兵只著皮甲,與之涇渭分明。
渡口因為楚軍的出現安靜了一陣,但慢慢還是恢復了喧鬧,游俠們遠離著那座貴公子茶樓,嘴上談資從對江南的憧憬紛紛轉到了議論起這兩位貴族的身份與來意上。
游俠中知道慎君代楚王巡視楚國消息的人終究是少數,其中偶有聽聞者此刻皆裝作謎語人,神神秘秘地裝作有內部消息的模樣,引來了不少豪客請之飲酒探問。
在這片浮動的人聲中,掩日目光投向了江心。
按照計劃,最佳的動手地點就是在江船之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