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從木箱子里拿出一面鑼,站在二樓陽臺上敲了兩下,扯著嗓門喊:“要換針線衣服的快來,帶上家里的人參干!”
時想想起身,‘噔噔噔’下樓,從摩托車把手上取下喇叭,又‘噔噔噔’上樓。
遞給女人:“嬸子,用這個!”
一定要讓全村子的人都聽見!
女人一怔,接過時想想遞過來的喇叭:“喂,喂喂~,要換針線,棉衣的帶上家里的人參快來。”
“嬸子,還有大米白面,桃酥,大白兔奶糖,干海鮮!”時想想站在女人的身后小聲的提醒。
女人心頭一跳,這閨女怕不是行走的賣貨郎吧!
帶這么齊全。
不過,有好東西她肯定要告訴村里人的。
“還有大米,面粉,桃酥,大白兔奶糖,干海鮮……”
女人很喜歡手里的喇叭,一點不費嗓子,聲音還大。
時想想見她愛不釋手的模樣:“嬸子,喇叭送你了。”
“這咋行,我拿東西給你換。”女人不想白要時想想的東西,絞盡腦汁,盤算自己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東西。
她立馬注意到時想想頭上摔破的雷鋒帽,跑進木屋。
不一會兒拿著一頂自己縫制的狐貍皮帽子戴在時想想頭上:“哎呀,真好看!”
白色的狐貍毛襯得她的小臉愈發小巧,靈動的眼睛像是山里的小鹿,肉肉的臉蛋,讓人忍不住想捏一捏。
時想想這才發現自己的帽子不知道在哪里刮破了皮,里面的棉花都露出來了。
她伸手摸了摸頭上軟乎乎的帽子:“嬸子,這太貴重了,我不能要。”
“啥貴重不貴重的,嬸子喜歡給你就收著。”
這東西擱以前還值錢,現在時代變了,也就不值錢了。
時想想也挺喜歡這頂帽子的,就收下了。
(注:土著想想還不知道動物保護法,勿噴。另,商業模式大概就是,野生―養殖―仿制皮毛,順應歷史(歷史也是野生的,盡量順應正史))
不到十分鐘的時間,一大群人就沖了過來。
那架勢,不知道的還以為要干仗!
“東西呢?”
“在哪里?”
時想想早就將摩托車上的東西卸下來放在屋檐下,等人一來,她就把大麻袋打開,將里面的東西逐一擺出來。
“花生酥,給我來一斤。吸溜~”一個嘴饞的女人迫不及待的開口,饞得直流口水。
“怎么個換法?”
時想想看了一圈他們帶來的人參,質量參差不齊:“我第一次來也不懂行情,要不,一根八塊錢?”
眾人面面相覷。
眼里閃著興奮的光。
八塊!
當初他們下山去換,人家才給一塊,八毛的!
合著來了個不懂行情的!
“賣!”一個老漢立馬將自己懷里的一大口袋人參遞到時想想面前:“先收我的!”
“伯伯,我幫你數數!”
時想想接過去數了一下:“一共22根人參,176塊錢。”
幸好她出門的時候帶了現金,不然這天大的好事就要錯過了!
老漢接過厚厚的一疊錢,感動的熱淚盈眶。
沒想到這輩子還能靠山參發財!
時想想:他們當初到底被騙的有多慘啊!
“該我了!”旁邊的男人站不住了,將老漢擠到一旁,迫不及待的獻上自己的人參:“丫頭,你看看我的。”
“大叔,你這有19根,152塊錢。”
“嬸子,31根,248塊錢!”
“12根,96塊錢!”
“136!”
時想想收了165根山參,眉里眼間都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