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對上新軍大方陣。還有火銃戰陣己方討不了好,不過曹變蛟的疏陣,劉宗敏等人并沒有見識過威力。不試探下,豈能甘心?
他們數萬人馬,若連拖延官兵行軍腳步都做不到,到時又如何面對闖王?
劉宗敏之,得到革、左五營大力支持,眾人決定,還是按先前協議,待官兵展開疏陣后,集中兵力,分幾個波次的猛烈進攻,務必拖住官兵腳步,等待到己方主力的到達。
眾人的決定讓郝搖旗惱怒,他暗暗心想:“硬仗不敢打,又怎么攔住小曹?疏陣,就那么好打?”
……
孫副將率領新軍在對岸立住陣腳,曹變蛟
抓住機會,立時下令剩余的玉田鎮新軍過河。
同時中軍也快速修復那座毀壞的木橋,將軍中架梁馬攜帶的簡易梯子搭在兩頭,再砍伐下一些樹木,還有一些木板鋪上,甚至軍中某些拒馬也拆下派上用場,如此小心一些,通行軍中輜重騾馬不是問題。
源源不斷的大軍過河而去,將對岸陣地控制得更加穩固,曹變蛟率領余下的騎兵在后押陣,同時在大軍渡河后,負責回收那些梯子木板,以備下次使用。
軍中傷兵也與輜重從橋上通過,他們相扶攙扶,蹣跚而行,便是見慣生死,看到這些傷兵,曹變蛟也不免黯然。
當初二鎮南下,共有步騎一萬多,除了初時逃離的,眼下更已經死傷不少。
受傷的還好,或許還有機會回到家鄉,那些陣亡的,一些尸體都找不到,能找到的,也無力運尸回家,只得就地掩埋,將衣冠遺物收羅,回去建個衣冠冢。
“都是忠勇將士,不能讓他們曝尸荒野,如有可能,日后還須將將士尸骨尋回,享受香火供奉。”
曹變蛟內心暗暗想著。
此時入土為安觀念嚴重,便是敵方,若能收斂對方尸骨,不論何人,也要贊一聲仁義之師。
惡毒的舉止,便是挫骨揚灰,惡毒的詛咒,就是咒罵對方尸骨無存。
曹變蛟曾聽說,永寧侯王斗,到現在,已經將在外陣亡士兵的尸骨盡數尋回,埋在舜鄉堡的釜山之上,山下便是褒忠祠,每日祭拜之人如云,將士英靈日日享受香火祭祀,這也是靖邊軍強悍戰力的保證之一。
自己做得還不夠多啊。
曹變蛟感慨,越是學習,他越發感覺自己不足。
而且,他發現新軍補充并不容易,也不知道王斗是怎么兵力越打越多的。
同時兵力越打越多的還有闖賊,每次被官兵剿得只剩數騎逃跑,結果席卷回來聲勢更加浩大,動不動就是賊眾幾十萬,上百萬,大明這是怎么了?
風小了一陣,逐漸又大了起來,曹變蛟策馬立在一顆枯樹旁,枯揚輕快,使人行軍有熱血澎湃之感,而且富有節奏,讓人走得更有力氣。
這是跟靖邊軍學的,明軍中的陣列,很多都是戰鼓敲一下,陣列行走十步,靖邊軍與各鎮新軍則是腳步不停。
整齊的陣列腳步,充滿力量,也讓士兵們覺得身旁都是袍澤兄弟,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們有依靠,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雙方不斷接近,接近。
流營這邊,看著前方不斷逼來的明軍軍陣,眾人神情各異。
劉宗敏以手遮額,擋住午后的陽光,他看向那個已經有些熟悉的戰陣,他們兵器的反光,恍若晃動的波鱗光芒,他們的陣型,堅定,嚴整,確實是勁敵。
還有那奇怪的疏陣。
先前騷擾,雖有小股進入試探,然不能查出這種陣形的特點,眼下就要大舉攻擊,又會如何?
然,沒得選擇了。
環顧左右,盡是密密層層的馬兵騎士,各類旗號望不到盡頭。
流營各人互視一眼,都是點頭。
劉宗敏猛然拔出自己兵器,厲聲喝道:“此戰,有進無退,前者返顧,后者殺之……”(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