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消耗體力甚大的長槍兵與刀盾兵。
只有鳥銃兵,只需有子藥,訓練時間,卻可以比別的兵種長久。
正看著。忽有哨探來報,保定總督楊文岳,率總兵虎大威等人。渡過黃河而來。
王廷臣大笑:“虎帥也來了,必須前去迎接。”
……
第二日,又聞有工部與兵部的使者,從潞安府過來。隨行押運大批的東路精良鳥銃與子藥,他們取道山西這條路,卻是從這邊走。更加的安全。
隨行的,還有個叫什么“宣府鎮軍事觀察團”的隊伍,由一些靖邊軍贊畫,書吏,鎮撫,武官等組成,還有一隊靖邊軍鳥銃兵隨同護衛。領頭人物之一,便是擁有左校尉勛階的贊畫溫士彥,卻是來觀察河南戰事的。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王斗送了兵部一萬桿鳥銃。眾多火藥,對他這個古怪的要求,朝廷只有捏著鼻子認了。
不過他們也提出要求,該團只
有觀察權,別的權力,一率沒有。
……
六月十四日,太康。
太康離開封城東南約四百多里,北面有渦水流過,此時城池早被李自成等攻下,沿著渦水兩岸,似乎是無窮無盡的營寨。
一大早,李自成就帶著部下將領巡視營地,還有士兵cāo練情況,他們聯軍,在此停留也有幾日了,主要是眾人聞聽官兵大部增援,特別內有眾多強軍強將在,所產生的疑惑與憂慮。
對五營將士,李自成的cāo練是抓得很緊的,這是在商洛山時,就養成的習慣,當然,限于給養,他們的cāo練時間也不能長久。
對于步隊,主要是cāo練長矛,明軍中,一般通行楊家槍法,列陣作戰,來來去去,也就是那么幾招,闖軍同樣如此,對他們要求,不可能太多,能往前刺,能列好陣就不錯了,當然,數萬人練習槍陣,頗為壯觀。
更精銳的士兵,則是練習刀盾,還有弓箭等。
“義軍的隊伍,越來越大了。”
聽戰馬嘶鳴,殺聲吶喊,身旁的眾闖將,都是興奮,只有李自成嘆了口氣:“就是糧草難支啊。”
李自成此一出,眾人同樣感慨,確實,糧草難為,闖軍在河南府分田分地,五年不納糧,一顆米也收不到,不能成為助力,只能不斷的攻掠城池,然后又增添人馬,更增糧草困難,不斷循環下去。
李自成,曾不止一次感嘆糧草供給之苦,歷史上侯恂也曾李闖此等情況。
“……臣鄉自賊中來者皆百萬,今且以人五十萬、馬十萬計,人日食一升,馬日食三升,則是所至之處日得八千鐘粟也,中原赤地千里,望絕人煙,自茲以往,安所致此哉……”
為了供養他龐大的“大軍”,李自成只得不斷的流竄,席卷。
各處看過,已近午時,各部當家,已經邀請到了。
“走吧,是不是北上,逼向開封,今日該做個決意了。”
老營駐地,城西南一處廟宇內。
“早聞闖王過得節儉,與將士同甘共苦,吃的是粗糧野菜,喝的是粗釀米酒,果然如此啊。”
“是啊,怎么說麾下也是幾十萬兵馬,闖王何必這樣虧待自己?”
大殿內,擺了幾大席,革左五營眾當家,老回回馬守應、革里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治世王劉希堯、爭世王藺養成,還有曹營的羅汝才,原獻營的孫可望,李定國等人列席而坐。
各人麾下將領,則由各闖將陪伴,猜枚劃拳,相互對飲。
看席中,酒菜粗劣,幾只雞,還是為招待各當家臨時殺的,有人贊嘆,有人心下不以為然,造反是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過好日子?過這樣的苦日子,還不如不要造反。
特別羅汝才,享受慣了,再艱難,收羅的幾百個妻妾舞姬什么,也從來不會放棄,粗茶淡飯,感覺實在難以下咽,不過他為人圓滑,自然不會表現出來。
當然,此次前來議事,吃喝只是小事,匆匆忙忙吃過午飯,眾人坐定商議。
“官兵勢大,特別內有不少精銳邊軍,真要硬碰硬,勝負難料。”
摸著自己兩撇鼠須,有若富商似的羅汝才嘆息。(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