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積極帶領靖邊軍對他們族人抄家,希望獲得一些好處,或是趁機吞并他們的產業,畢竟各大家的商事,可謂做到大明各地,不單單是宣大三鎮。
比如范永斗,同時又是大鹽商,江南與河北,都有許多產業,這些地方,并非靖邊軍的勢力范圍,自然被當地瓜分了,難道王斗,還能跑到揚州、蘇州去抄家?
……
臘月中,因為王斗的堅持,范永斗等,放在宣府鎮公審,朝議后,三司官員,開始起程前來東路,隨行的,還有戶部尚書倪元璐帶領的六部官員,中宮使者王德化等。
三司會審,萬眾矚目,三司官員,都肩負殺人滅口的重任,同時懷著打秋風的希望。
六部的官員們,則是為了抄家繳獲而來。
二百多萬兩的金銀,還有眾多商貨實物,良田宅院,誰不眼熱?
作為京官,他們肩負著內閣閣老,六部大員們的重托,將與地方官們展開激烈的爭斗。
說起來也可憐,大明的財政,紙面上算起來一年有幾千萬兩,然而,這是由眾多的本色與折色構成的,很多實物,并不押解向朝廷,而且大明的稅收,核算非常混亂。
地方需要留存,這是筆糊涂帳,很多衛所邊鎮軍隊的糧餉,直接由地方供給,更是筆糊涂賬。
夏稅秋糧,直接從某地運往某地,某府對某衛。甚至細些的,某戶對某戶,并不經過戶部。兵部,哦,會有帳本上報。
所以說大明財帛雖多,然直接收入國庫的卻少。往往一些槽糧與折色銀,后世談的大明一年幾百萬兩收入,多指直接收入國庫的折色銀子。
地方及各類實物算起來。會有幾千萬,然而除了紙面好看,沒有任何意義。
倪元璐是懷著殷切希望的,最近,他有些不安,感覺朝議時,皇上看眾臣的目光怪怪的。有若一條饑餓的野狼。
這筆抄家銀,他希望能繳入國庫的,直接在一百萬兩以上,如此,可解庫房的燃眉之急。那些實物,也可折成一部分銀
子上繳。
王德化,自然受崇禎帝的重托,對王斗許給他的一百萬兩銀子,他是日夜期盼。
王德化同樣帶著渴望,依他對王斗的了解,永寧侯是很豪爽的,看在臘月中他跑來跑去的份上,應該會給自己一些辛苦費吧?那二百多萬兩的抄家銀子,自己當然也要分一部分。
懷著不同的目的,王德化,倪元璐等人,急急往東路而來。
……
“不不不不,小弟何德何能,敢拿一百萬兩銀子?實在太多,五十萬兩便好。”
“王樸兄弟,若不是你的大力協助,掃清奸孽,哪有這么容易?一百萬兩,實在是你應得的。”
“不敢不敢,實在是愧煞小弟,捉拿各奸人,主要是永寧侯與靖邊軍的功勞,小弟的大同軍,不過跑跑腿,實在不敢居功……而且,小弟還分了糧米食鹽,以后大同與山西還有商事收獲,哥哥實在給太多了,五十萬兩便好……”
看著王樸堅決推辭,王斗說道:“也罷,就如你所說,嗯,楊帥那邊,十萬兩銀子,就我這出吧。”
王樸連忙道:“怎么敢都哥哥一人出,一人一半才是,李將軍那邊,肯定也不會忘了楊帥……”
王樸笑容滿面告辭出去后,王斗微微一笑,看樣子,王樸是鐵了心,與自己站在一起了,而且其不愧是商人家族出身,待人接物方面,確實沒話說。
對各大家抄家,收獲出人意料的豐厚,一千五百萬兩現銀,只是一,各類實物,還有宅院,田地,商鋪,倉庫等合計,折合銀子,也不會少于一千五百萬兩。
行動結束后,王斗便開始與王樸,李云曙等人分錢。
雖具體數目,他們不是很了解,然李云曙等山西鎮將官,共拿了五十萬兩銀子,個個都眉歡眼笑,確實如王樸所說,他們只是跑跑腿,然卻分了這么多銀子。
而且,遠在山西鎮的一些糧米,食鹽,茶葉,布匹等,他們同樣分了一部分,折了銀子同樣不少,他們個個心滿意足,深感與王斗合作的明智。
對王樸來說,銀子收獲是一,最主要的是,各大家被一掃而空,以后王家在大同鎮,甚至山西鎮,家族的商事,都會迎來蓬勃的發展,這才是會下蛋的母雞。
王樸也有意扶持王樸,取代其在家族中的地位,正好王氏犯錯,被查抄了一半的家產,王樸這一系進入,正是良機。
三晉商會,在王斗構想中,是由東路及宣鎮商人為主,聯合大同鎮的商人,山西鎮的商人,建立一個龐大的商會,整合三鎮的商事力量,其中,王樸是一個很重要的棋子。
不過有情報傳來,除了宣大原來商人,京商,魯商,秦商,甚至浙商等,都虎視眈眈看著這塊缺失的空白之地,特別眼饞,被抄沒的,一些黃金地帶的商鋪。
良田宅院,不但宣大本地,便是外界,也無數的人垂涎玉滴。
或許,可以吸收一部分人進來。
王斗沉思,諸事已定,又有了大量的錢財,該是進行新的規劃,繼續完善幕府,升級武器,大力發展地方的時候了。
自己已是宣府總兵,該用若干時間,將東路桃源,升級為宣鎮桃源。(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