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的火炮無用,鳥銃與弓箭更毫無威脅之力,他們的投石器。這么遠的距離,危害程度也微乎其微。
他們眼睜睜地看著明軍防線設立,后方明軍的車營,在土車掩護下,冒著主嶺與中嶺清軍的炮火。拼命將佛郎機等炮拉了上來,后面還有無數攻山器械。拼命拉將上來。
劉永忠這個鳥銃甲,同樣逼近了黃土嶺第一道的清軍防線,正對著百步外一個韃子的寨門。該處的寨門前,挖有一道深深的壕溝,拉有厚重的吊橋。這處寨門的右邊不遠處,是一處倒塌的寨門寨墻,似乎不久前被神機營炮火轟塌了。
望眼望去,韃子的寨墻處,多有倒塌的地方,只要己方的攻山器械拉上來,攻破眼前韃子的寨墻防線,只在轉眼之間。
此時,他與一隊的兄弟,緊緊躲藏在幾輛土車之后,與他們一樣,離清軍寨墻前不遠,布滿蜿蜒的土車,土車之后,盡是身披鮮紅棉甲的楊國柱部鳥銃兵們,
而在身后十幾步遠,又是一排排的土車。后面躲藏的,盡是穿著短身罩甲的長槍兵們。
劉永忠從土車后看去,寨墻后的清兵,正在狂呼亂叫,對著他們的土車指指點點。有的清兵啪啪的開銃,這么遠的距離,銃彈大多不知飛到哪去,有的射在土車上,只激起小股的土花,麻袋嘶嘶嘶的漏土。
忽然劉永忠聽到寨墻后一陣鼓響,前方的寨門吊橋放下,寨門打開,數波穿著白色鑲紅盔甲的韃子兵沖了出來。他們個個手持厚重的盾牌,前面幾個,手中盾牌更是沉重無比,怕是鐵制盾牌。
他們披著重甲,持著大刀重斧,狂吼著沖來,劉永忠的內心劇烈跳動起來,不由自主大喝一聲:“來得好!”
看身旁的兄弟,緊緊靠在土車之上,個個面有緊張之色。畢竟新軍練成后,面對正牌的韃子兵,各人還是第一次。韃子的兇悍,各人聞名己久了,突然面對,不免有些驚慌之意。
不過平日的訓練起了作用,加上上官們拼命呼喝,清軍未近七十步,不得開銃,所以各土車之后,只是一片詭異的寂靜。又有對著寨門兩邊的土車,后面的鳥銃兵,也是將鳥銃轉向,側面對準那些沖擊過來的鑲白旗韃子兵們。
就見那些清軍們,吼叫著從山下沖下,他們越沖越近,那兇神惡煞的表情,也是看得越來越清楚,不過土車后的明軍們,還是強忍著不動。
楊國柱編練新軍,由于是仿效舜鄉軍,所以往日舜鄉軍的戰例,都是拿出來仔細分析。
楊國柱與各將的普遍認同的,就是舜鄉軍的堅忍與堅守,未得上官號令,不得開銃。如此,排銃的威力,加上他們精良的鳥銃,自然無往而不利。
楊國柱平日訓練,也分外重視這一點,戰時不聽號令私自行動者。甲長可以斬軍士。隊官可以斬甲長,把總可以斬隊官,千總可以斬把總。
在他的嚴格訓練下,聽從號令,成為了楊國柱新軍普遍遵守的鐵律。
所以雖說清軍狂沖而來的勢頭極猛,他們仍然強忍著待清軍逼近,等待該處指揮把總的號令,
幾個手持鳥銃三眼銃的漢軍與朝鮮軍閃出盾牌開銃,一片硝煙與啪啪聲響。劉永忠等人知道這是韃子的假銃,專門誘我開銃。并不理會。如果此時己方一開銃,后面韃子的刀盾兵們,就趁機沖上來了。
轉眼間,那些清軍夾帶著大量的塵土。從山嶺上轟隆隆沖下,前面的清軍們,更沖過了七十步。
“射擊!”
處于該處寨門防線的新軍把總,大聲吼叫一聲,手中的戰刀斜指。
該處的土車后,還有距離不遠處,兩邊土車后的新軍鳥銃手們,近百桿精良的東路鳥銃,爆發出猛烈的火焰。爆響聲中,眾多的銃口處。向沖來的清軍們,噴射出大股大股的硝煙。
大波的沖鋒敵軍中,立時有十數個中彈翻滾在地,不說那些虛銃誘敵的漢軍與高麗兵們首先滾倒。便是后面手持重盾的鑲白旗清軍們,也是身上激射出股股血霧,踉蹌向山下摔倒下來。
他們手中的盾牌,便是鐵盾,也一樣無法提供防護力,紛紛被擊來的彈丸打裂打破。
當年的巨鹿之戰,舜鄉軍的舊式子藥。非到三、四十步內,打不透清軍的鐵制盾牌。不過今時不同往日,東路的威勁子藥,百步可破重甲,這些清軍故技重施。卻達不到當年的效果。
僅僅數息后,又是排銃聲音響起。狂沖的清兵中,更多人中彈摔倒在地。
楊國柱的新軍鳥銃手,使用鳥銃傳遞戰術,以善射之人射擊。身后幾排鳥銃手,將手中裝有子藥的鳥銃遞到射手手中,隨后接過打空的鳥銃,緊急裝填起紙筒彈藥來。
雖然他們裝填彈藥的速度,遠沒有靖邊軍鳥銃手那么麻利快速,也出了不少誤差。但這種步卒沖擊,特別此時的幾層鳥銃兵們,個個銃中都有子藥,所以可以保持火力源源不斷。
排銃聲音一波接一波,沖鋒的清軍,不斷中彈翻倒,一時銃聲,慘叫聲不斷。
劉永忠等射手們依在土車之后,緊張地朝沖來的清兵們射擊,機械而麻木。劉永忠也射了三彈,打中了兩個沖來的清軍。雖然他們持著重盾,但卻絲毫不起作用,讓劉永忠贊嘆東路鳥銃的勁霸。
看著慘叫不斷倒下的韃子兵,劉永忠心中喜悅,他心中狂叫:“爹,娘,你們看到了嗎?滿倉給你們報仇了!”
不過此時容不得他多想,射完后,立時左手將空銃遞到身后,右手又接過一門有著子藥的鳥銃。他穩穩架在土車上,快速瞄上一個以盾牌遮掩身子的韃子兵,耳聽把總的聲音:“射!”
不假思索,劉永忠扣動板機,一聲轟響,火門一蓬火光冒起,隨后銃口噴出大股的濃煙。電光石火的一剎那,劉永忠看到那清軍的盾牌上,裂開了好幾個大洞,盾牌后幾股血霧騰起,卻是有好幾個鳥銃手,都瞄準了這個清兵。
這輪的排銃,打中了更多的清軍盾手,因為他們己經沖入了四十步之內。不過逼近到這個時候,他們的傷亡更重,前方精銳的盾手及重甲,差不多己經一掃而光。
跟在重甲后面的,有一些清軍弓手,看著前方淹沒在濃重白煙中的土車,他們的臉上,現出了茫茫然之色,這樣的決死沖鋒,到底有沒有用?
這些弓手,借著地形沖勢,也朝前方射出幾波仰射利箭。
不過一是白煙密布,看不清目標,二是明軍借著土車掩護,不是想射就可以射到,三是明軍銃手,都披著鑲嵌鐵葉的棉甲,便是箭矢落在他們身上,也不能給他們較大的殺傷,反觀己方,只要中了銃彈,無不非死便傷。
這些明軍還不是讓人恐懼的靖邊軍,他們的鳥銃與戰力,都如此犀利,反觀己方……
難道大清國曾無敵天下的強弓勁箭,當真無用了嗎?
不說這些清軍弓手復雜恐懼的心理,他們射箭的同時,還要遭到前方土車,兩側的土車的明軍銃手攻擊,步于前方重甲的后塵,一個個慘叫著被打翻在地。
當清軍沖入二十步時,劉永忠等人,又一陣齊射,所有的聲音,都淹沒在近百支鳥銃的轟鳴當中。
此時土車的前端,更被激噴而出的白煙完全覆蓋。刺鼻的硝煙味混合在炎熱的陽光下,還有不時傳來的血腥味道,當真嗆人無比。
彌漫的煙霧中,劉永忠看到至少數十個韃子兵,渾身浴血的在地面翻滾,很多人腸子被打出來,只是痛不yu生的嚎叫。再看去,只余下一些韃子兵驚恐回逃的背影,短短十幾步,他們己經沒有勇氣再沖上來,他們逃了!
明軍先是一陣寂靜,隨后該處土車后面的明軍大聲歡叫。
很快的,寨墻前方蜿蜒的土車陣地,同樣爆發出一陣陣的歡呼聲音。或許他們是受到歡呼兄弟們的感染,或許是別處寨門出擊的韃子兵,也被他們擊退了。
短短的戰斗中,明軍鳥銃對陣清軍盾牌弓箭,鳥銃手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戰斗是一面倒的屠殺,傷亡敵人眾多,而己方的傷亡,卻寥寥無幾,怎能不讓楊國柱麾下新軍們歡呼雀躍?
飛快的,這些新軍的鳥銃手們,他們的心理上,在向老軍勁軍轉變!
楊國柱站在元戎車上,他手持王斗贈送的千里鏡,前方的戰事,他都看到眼里。忽然他眼中涌出熱淚,自己苦苦編練新軍,終于成功了,一只強軍,在自己手上誕生了!(未完待續
>v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