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汝州到洛陽,經過的道路離宜陽不遠,那里闖兵云集,他若軍馬孤身上路,被賊兵圍攻怎么辦?中了埋伏怎么辦?所以動身不動身,他要看王斗的意思。
十二月初六日,在王斗接到一封加急書信后,他終于在汝州“休整”夠,準備起身前往洛陽。
書信為楊嗣昌所寫,上面說道:“圣意所重,全在逆獻一人,若將軍大兵前來……”,信中一大堆,意思就是擒斬張獻忠的功勞,在皇帝心中才是第一,沒必要在河南等地跟李自成諸流寇拉拉扯扯。
當然,洛陽城是親藩之地,福王更是當今皇上的親叔父,楊嗣昌也不便讓王斗不管不顧,只是勸他解了洛陽之圍后,火速趕來。他楊嗣昌定然許給他一個大大的功勞富貴。
放下書信,王斗微微一笑,張獻忠他肯定是要會一會的,不過卻沒必要自己千里迢迢趕到四川去,這就是穿越者的優勢,有先天性的戰略預見。同時手上有一只出眾的武力就是妙,各方爭著拉攏,自己卻穩坐釣魚臺。
得知王斗終于要起身,陳永福大喜,汝州知州錢祚征卻頗為不舍。王斗這只大軍不但戰力出眾,還買賣公平,秋毫無犯,讓人耳目一新。駐扎汝州的這段時間,百姓鄉紳同聲稱贊,稱之為仁義之師。
聽聞王斗將要離去,他們同樣不舍,又擔憂流寇在他們
離去后卷土重來。錢祚征希望王斗能在當地留下一些兵馬護衛,王斗考慮再三,為將來的計劃,決定留下孫三杰的輜重千總在汝州。
孫三杰的輜重千總己經留了一總兵力在開封,在朱仙鎮看護屬于舜鄉軍的糧草銀兩。不過在汝州王斗收獲不少,錢祚征己經供應了糧草五千石,還有當地鄉紳犒軍的白銀三萬兩。此次繳獲,也有糧草三千石,分到白銀三萬兩,又有馬騾二千匹。
從汝州到洛陽,要經過一些山地,運輸不便,加上到洛陽城也有補給,還有未來的戰略計劃,所以王斗并不打算將這些糧草銀兩運到洛陽去,便留在汝州當地,以孫三杰看護。
王斗估計自己到洛陽應該會有所收獲,所以那些車馬,仍然趕到洛陽去,不過是空車前往,只運載路上所需幾日糧草。
當然,火炮火藥等輜重肯定是要隨軍的,上個月的戰事,王斗軍內十門紅夷大炮大顯身手。王斗希望未來對李自成的戰事中,它們繼續大展神威。
對王斗留下三總人馬,錢祚征非常高興,這些人名為輜重兵,在錢祚征看來卻精銳非常,有他們協助守城,便是流寇卷土重來,錢祚征也有把握守住。
臨行前,王斗還問了那近三萬俘虜的闖兵士卒情況,還有自己從郟縣帶來的幾千災民。錢祚征的意思是將他們安置為民,并收編其中一些青壯為兵。
經天災,兵燹之亂后,汝州各地十室九空,百姓缺乏,若這些士卒安置為民,汝州城可以慢慢恢復元氣,前提是朝廷可以減免汝州數年的賦稅,并提供一些援助。這方面,錢祚征正大力向朝廷上書。
“賊亦赤子,若他們愿改邪歸正,安分守己,朝廷應大加優撫,給他們一個機會。”
這是錢祚征說的話。
陳永福也很認同錢祚征的意見,這些俘虜中,很大部分是青壯,難得的勞力與兵源。
陳永福有意將內中一些青壯編為軍兵,王斗是客兵,不能在河南久留。而自己己經打出名氣,未來河南各府多有依重自己之處,自己提議編練新軍,定可得到河南巡撫李仙風等人的大力支持。這些俘虜,就是很好的軍兵來源。
汝州之戰,舜鄉軍給陳永福極大的震懾,他己經在內心謀劃如何仿照舜鄉軍練兵了。
他們是河南本地的軍將官員,他們都這樣說,王斗又有什么好說的?他此次是來揚名,再看看流寇是如何作戰的,并不愿意過深介入河南本地的事務。
若他們是普通災民,王斗還有意在自己回轉東路時,將他們帶回去。不過這些從過賊的闖軍士卒,還是免了,自己可不能讓他們帶壞自己治下的百姓。
其實王斗建議過錢祚征,將闖軍俘虜中惡習深重之人,還有全部頭領挑出來殺了,不論他是什長,還是哨總,部總什么的,余下的普通士卒可以給個機會。只是錢祚征唯唯諾諾,不以為然,自己只能祝他好運了。
崇禎十三年十二月初七日,王斗留下孫三杰在汝州,率領余下的舜鄉軍,與陳永福一起,浩浩蕩蕩往洛陽而去。
汝州知州錢祚征出城送行,還有城內的百姓傾巢出動,依依不舍,目送王斗等人遠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