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道符道!”大人。下官與張大人商議出的辦,法。便是魁制各地實行互助社
他早有準備,取出一紙文:“平日軍戶們合整起來,春耕農忙時。便可互勞相助,無論人工、農具、種子皆可彼此幫忙,如此可大大解決當前勞力缺乏之困難
他詳細解說道:“下官先決意成立耕田隊,每五個百戶為一隊,每隊抽取勞力數十人,以軍戶中青壯有膽氣者組織之,內設一隊長。夏收割禾時,相幫隊內耕田,調劑勞力,不需工錢
他接著道:“其次便是設互助社,以千戶為劃分,凡有勞力者均可加入,春耕農忙時全盤謀劃,調劑人工。互助社優待軍屬,幫助孤老。平日社員互助,工數對除,少做了的,按工數找算工錢,月底清算。”
“工價以割禾分三等計,如打術最高,其次為割禾、挑桿,最低為拿禾、點豆,工價可社內商議。幫助孤老只需吃飯,不要工錢,真內州處各個有教習孩童上學的吏員,互助社也可幫他耕田,只需吃飯,不要工錢。
林道符滴詣不絕,在座各個軍官聽得昏頭昏腦,王斗則是連連點頭。
他沉思,早期大明曾盛行各樣的鄉社團體,都是民間自己的互助組織,協調鄉鄰之間的勞力與耕牛問題。這種民間社團在中國大地上曾源遠流長,北宋時,更有各種各樣的弓箭社,買馬社,忠義巡社等,其組織與練都相當嚴格,有帶弓而鋤,佩劍而格的說法。后世中國也有各種各樣的互助團體。
協調得好,這類互助社確實可以解決勞力缺乏的生產問題。而平日社員互助,少做了的,按工數找算工錢,想必軍戶們也是贊成的,他們雖說花了一定的工錢,但家內的兒郎不需農忙回家勞作,借這個時機。他們可以外出作戰,獲取分賞,所得財帛糧米更多。
王斗道:“此法可行
他有些感慨,自己部下終于有了自己的思想力,不需自己事事指導。他們也有自己的施政理念了。以后自己只需高瞻遠矚,適當的給他們一些建議便可。不需事事親力親為,自己輕松多了。
王斗道:“除了互助社,那耕田隊的規模可以擴大,現每日進入保安州流民不少,可招募他們為耕田隊成員,春耕農忙讓他們干活,給他們飽飯吃,至于工錢,你們看著辦吧
林道符高興地答應了,他苦心孤詣整出的治政大綱得到守備大人的肯定,說不高興是假的。張貴也是非常喜悅。這個互助社的提議還是他提出的,如果此事搞好,守備大人明察秋毫,定會對自己的辦事能力表示贊賞。
議事后,三個千總與騎兵隊、抬兵隊的人員編整勢在必行,王斗先去舜鄉堡看了趙韁這幾個月改整炮架,練炮兵的成果。
趙擅暫時的改造練還是在舜鄉堡進行,舜鄉堡現有佛朗機銅鐵炮十四門小銅炮二十門,虎蹲炮十五門,有正副炮手一百一十二人,此外還有一個隊官。
現在這些炮,這些人都歸趙遣管理,也不知道
趙擅七練成果怎么樣,王斗要看一看才放心。
舜鄉堡火炮的練場所設在教場南向一里外的一個曠野上,在這里還建了一咋,營房。供炮兵們居住。為了讓炮兵們練充分。營房內有一個火藥庫,內備有克足的火藥與彈藥?此時火藥相對較貴,大明如王斗這般奢侈地拿來常刮者極少。為了提高炮兵們的數學知識。營房內還有一個精通算術的吏員教習他們平日上課。
趙擅極欲在王斗面前表現,一到營房,他就招集炮兵們集合,他高聲道:“守備大人巡察,兄弟們都打起精神來,有請炮衣。”
此時的人對大炮極為尊重,撤炮衣稱請炮衣,那幾十門火炮分佛朗機大炮小炮、虎蹲炮分別擺放在三個寬闊的遮雨棚中,每一類炮設一個隊長,聽聞趙擅的命令后,集合的炮兵們立時動手,由炮正帶領,將各自的大小炮推了出來。
王斗仔細觀看,這些火炮的炮架皆己改造好,一些火炮上原來四輪高足炮架的,己經全部改設成便于移動的兩輪炮架,與西式的兩輪炮架沒什么區別,上下仰角的調整也頗為靈活。
便是那幾十斤重的虎蹲炮,也裝上了兩輪炮架。趙擅還向王斗展示了整裝的虎蹲炮霰彈,王斗不知道內有什么,不過那些彈藥定制后都用布包好,放在一個個彈箱內。
王斗看了半天,道:“打上幾炮試試。”趙擅大聲道:“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