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著老婦人的面色,有些尷尬地點了點頭。老人輕輕地將老婦人額前散亂的花白頭發往耳后捋順,自語道:“哎,這是她年輕時候常說的話。”他凝視著老婦人,又說:“這兩位少俠途經此地,去往敬亭山。邀請他們來家中用點粗茶淡飯。”
“哦,師哥你又去給我買桂花糕了?”老婦人的眼神中露出了喜悅。她目光盯著老人的腰間,似乎在尋找什么,又問:“嗯?你的笛子呢?快把絡子系上面,讓我看看好不好看。”她的笑意蕩漾,神情竟似少女一般。
老人溫和地說道:“師妹呀,今日匆忙,還沒來得及去買桂花糕呢。”
老婦人有些嗔怪道:“哎呀,師哥,你怎么能忘了呢。我都盼了好久啦。”
老人連忙安慰道:“師妹莫怪,我明日一定給你買好多好多的桂花糕。不過,你以前喜歡的帕子,我倒是找到了呢。”說時遞給她一個蘇繡錦白的帕子。
老婦人拿到帕子后竟像個小孩兒一樣蹦跳著讓楊黛兒看:“姑娘,你看我仙誰寫的好?”
楊黛兒拿起帕子一看,只見上面繡著:黃花泥間生,與星爭輝芒。水鄉悄細語,詩人獨傾腸。黎明不知哀,孤影代雙行。風止雨彈淚,遠方盼君郎。山海皆含情,相思夜漫長。
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說來好笑,都是很久前的物是兒了,面五句是我寫的,后面是她寫的,她很多事都記不清了,唯獨這個帕子常念叨,有時我給她,她歡喜一會子就賭氣扔院子里了。我撿起后,次日她居然就忘了前面的事了,又會問我要帕子。”
老婦人這才又露出笑容,說道:“那好吧,師哥以后可不許再忘了哦。”
老人點頭應道:“好,一定不會忘的。”然后轉頭看向楊黛兒和柳洛秋,無奈地笑了笑。
老人望著柳洛秋和楊黛兒,臉上顯得有些不自在,他便從腰間背后抽出竹笛,遞給老婦人,說:“師妹,這絡子真好看,這不是笛子嘛。”老婦人眨眼間就將絡子系在笛尾的小洞上。
柳洛秋和楊黛兒眼睛一亮,看她系笛的手法,雖然太快了,但這并不是什么功夫,卻熟練得令人匪夷所思。
老人扶著老婦人邊走邊對柳洛秋說:“我師妹有些癡癥了,只記得年輕時一些事,且無序可循。我懂些醫術,卻對此癥無能為力。她挺開心,我就想,既然她開心,就這樣也無妨。”
144柳洛秋和楊黛兒對望一眼,同時哦了一聲。
老婦人接過釣來的魚,自去烹飪。落座沏好茶后,老人向柳洛秋和楊黛兒講起了原由。
原來,早年在這山上有一位名醫,喚作喬不胡,諸多疑難雜癥都能藥到病除。老人與他的師妹自幼相戀,慕名前來拜其為師學醫,過了數年,二人皆已獲師父真傳,醫術可謂不相上下。后來,這喬不胡年邁仙逝,二人便周游四方,醫好了無數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