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我再去清水峰轉轉好嗎?”
“好,好啊”阿亮木然地應對著。上得快到山頂處,人字形的兩條路叉開,右邊趨步數丈凸出一塊大青石板,邊有小碑,上寫:牧云崖。當真是片片云兒就在足下。
驀然,晶兒拔出了隨身小劍指向了阿亮,他沒有驚乍,劍尖透過衣服,隱隱心痛。
晶兒靜靜地望著遠處的云朵,天空湛藍如寶石,潔白的云朵悠悠飄蕩,她的聲音有些低沉:“阿亮,你看那云兒,多像戀人。這條路,我們一起走過,以后我也不會再跟別人走了。可是,我的腳步跟不上你,我們自由了,卻失去了在一起的理由。來世,我們就在這里做一對沒有紛爭的云兒,好嗎?”
她的眼中閃過一絲決絕,周圍的風兒似乎也變得有些哀傷,輕輕吹拂著她的發絲。隨后閉眼刺去,阿亮含笑倒下。
李青權和林汐瑤在一旁默默觀察,此時山林間一片靜謐,偶爾傳來幾聲鳥鳴,更顯凄涼。突然明白發生了什么,但已來不及阻止。晶兒抱著阿亮,縱身跳下崖去。
林汐瑤輕輕搖頭嘆息:“青權哥哥,他們為何要選擇這樣的結局?”
李青權拍了拍她的肩膀說:“世事無常,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能預料的。這對戀人帶著什么樣的心情離去,誰又能說清?別太傷感了。”林汐瑤點頭,二人攜手下山。
這日,在淮南山嶺,陽光灑落,給山林披上一層金色的光輝。他們鏟除盤踞此地已久的一伙山匪后,林汐瑤說:“青權哥哥,貪官強盜的錢財,除了分給窮苦人家的,我留了一些。安居之費用,差不多了。”李青權說:“那我們去蘇州吧。”
二人收拾停當,騎馬在這灑滿陽光的小道上向蘇州而去。
柳洛秋馬不停蹄地日夜兼程,歷經十來日的奔波,總算抵達了信州。
在前行的路途上,他偶遇了一位中年人士,柳洛秋趕忙詢問起韓林兒的消息。那人的臉色瞬間變得驚恐萬狀,偷偷地瞥了柳洛秋一眼后,便慌慌張張地匆忙低頭離去。柳洛秋的心頭不禁為之一震,暗自琢磨道:“難道恩人已然遭遇不測?或許他知曉些什么,然而在這兵荒馬亂的亂世之中,人們都謹小慎微地謹慎行,唯恐給自己招來禍端,故而不敢輕易透露,這倒也在情理之中。我還是暫且等到夜間,擒獲一名元軍的差役,再仔細地盤問一番才好。”
柳洛秋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一時之間也難以判定其中的緣由。一直苦苦等到夜間,當他看到巡城的士卒排成隊列緩緩前行時,便施展那絕妙的輕功悄然靠近最后一名士兵,輕輕用手指一點便將其放倒,接著挾持到了一處僻靜之所,細細地進行詢問。這才得知,原來韓林兒為了躲避元軍的探子,已然悄悄地潛逃到江北行省的碭山夾河。
柳洛秋對著那名士卒說道:“你瞧你也是個漢人,卻要為那殘暴的元軍服役,你可知我要取你首級簡直易如反掌,還是回去攜帶妻兒老小去往他鄉吧。”那士卒趕忙回答道:“只是一時被生計所迫罷了,等安頓好家人后,我定會去投靠紅巾軍,多謝俠士不殺之恩。”
待那人離去之后,柳洛秋心中暗自思忖:“恩人安然無恙便好,如今也只能等到他日再尋得恩公,再行拜謁了。常聽師父提及這一帶奇山峻嶺眾多,不如就先在此地漫游一番,再做其他打算。”于是,他便前去尋了一家客棧歇下。
此日,洗漱完畢之后,他換上一身干凈整潔的衣裳,攜帶上行囊,向著山野緩緩行去。
五月中旬,柳洛秋行至三清山。
雖感炎熱,但山間清風拂面,令他感到十分愜意。于是,他決定在此稍作停留,然后徐步前往白云峰。那里峰巒雄奇,山巖峭拔,云霧繚繞。突然,一聲鶴鳴劃破長空,一只云鶴向著云峰飄渺之巔飛去,轉眼間便消失在遠方。柳洛秋癡然許久,只覺腿腳微微發酸。他環顧四周,在一處小山丘上倚樹而憩。恍惚間,身后傳來幽雅清遠的笛聲,那聲音如泣如訴,綿綿不絕。
“這笛聲雖不及林汐瑤當日所吹奏之妙,卻也別有一番清婉。”柳洛秋心中閃過林汐瑤的身影,不禁黯然神傷。他繼續徐步而行,轉過一道山坳,忽見數條碗口大小的瀑布比鄰而下。站在谷底,只覺清泠拂面。瀑流之下,雪浪滾滾,聲勢浩大。柳洛秋駐足觀賞,此時此地,一人看此飛流回雪,聽這凄婉笛聲,身心與自然渾為一體,心跳與血脈隨著瀑流的音符跳動。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