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鑫指著一張帥氣的男明星的圖片,嬌羞地跟曲楚寧說:“寧姐,你看他,長得這么好看,你看他的發型,跟我們這兒不一樣,我之前見我表姐燙了個頭發,我也想去燙頭來著,但是,咱們這兒,沒有單位的介紹信,人家不給燙。”
雜志確實好看,主要是上面的顏色非常豐富,要說文字,反而很少。
但林瑞鑫給曲楚寧看的港城報紙,卻將她給吸引住了,報紙上,有專門的版面來分析政策,將上面的信息通達下去,但也有其他內容在,其中,有故事類,有日常類,甚至還有靈異類,曲楚寧看得入迷,不知不覺,一下子就看完了,林瑞鑫在邊上說什么,她都沒聽進去。
此時此刻的曲楚寧,就跟小時候看到語文書一樣,那時候的她,認識字以后,最開心的,就是看語文書了,上面有故事,有她最喜歡的文字,可這報紙比她看到的語文書還要精彩,她如同一塊海綿一般,使勁吸收著來自其他地方的新奇文化。
“寧姐,寧姐!”
林瑞鑫見曲楚寧除了眼珠子轉動外,一動不動,她甚至都擔心她看報紙是不是看得背過氣去了,趕忙推了她一下。
曲楚寧的耳朵這才接收到外界的信息,她回了一句,眼珠子卻不肯挪開一步。
“寧姐,有這么好看嗎?”
曲楚寧擺擺手,等她看完內容,她才跟林瑞鑫說:“這報紙的發行量是不是特別高?”
林瑞鑫搖搖頭:“這我哪兒知道?寧姐,是不是比咱們的報紙好看些?”
曲楚寧想說的是,這對普通老百姓來說,豈止是好看一些?簡直好看太多了,曲楚寧想出將政策融入事件之中寫出來,就是為了讓大家看政策和通知等新聞時,不要那么枯燥呆板。
可實際上,她跟大家一樣,對一些新鮮獵奇的事非常感興趣。
“瑞鑫,你說,咱們這兒能出一張跟這個一樣的報紙?要是可以的話,那我們的發行量豈不是能翻好幾倍?”
現在他們報社的《荔城晚報》,發行量突破三千了,但如果翻一番、兩番呢?
“別想了,不可能的!”不怪林瑞鑫潑冷水:“寧姐,這要根據上面的要求來的,沒有政策指導,咱們肯定是不行的!”
曲楚寧瞬間就熄火了,今年是他們國家接觸世界的第五年,跟前些年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和變化,但跟港城比,又落后太多了,不過重生而來的曲楚寧還是很清楚,未來他們內陸不見得就真的比不上港城,她對紙質媒體的未來,大概還是了解一些的,很有信心。
兩人聊了一會兒,林瑞鑫忽然吐槽道:“這雨都下了很久了吧,我衣裳都發霉了,我媽還說我太懶了,沒個姑娘家的樣子,將來哪個婆家愿意娶我?這是我的事嗎?這怪天氣啊,這都多久了?半個月有了吧?我這衣裳都有味兒了!”
聞,曲楚寧也不禁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衣裳褲子,還真是,她懷孕后,剛結婚那會兒席睦洲給她買的衣裳褲子都不能穿了,后來想到懷孕就穿那么幾個月,她也沒有準備太多的衣裳褲子來換,現在日日都下雨,洗了衣裳也干不了,這幾天王媽都是把衣裳在屋檐下掛到沒水后,再弄到廚房的小爐子上慢慢烘干。
“這里以前也這么下雨嗎?”
林瑞鑫想了想:“反正不常見,往年梅雨的話,是斷斷續續下雨,不像現在,差不多日日都是中大雨,我聽我媽說,我爺爺家門前的橋早就被淹了,我爸媽這幾天想辦法去看看我爺奶呢!”
林瑞鑫的話被其他同事聽到后,大家也都說起了他們這里下了大半個月的雨的事。
下午,周主編便緊急送來了幾分新聞采訪以及上面的指導。
曲楚寧也是到現在才知道,荔城下轄的一個縣遭遇了洪災。
忙到下班時,曲楚寧兩眼都發昏,走路時,腳步虛浮,她下意識看了一眼報社外面,按理說,席睦洲今天會來接她的,她傘都準備了兩把,可今天,報社門口沒人。
“哎喲,這是……沒人接了,不習慣了?嘖嘖,才過上幾天好日子啊,就忘本了吧?有些人啊,山雞變鳳凰,一朝飛上枝頭,就忘了自己的來時路!”
施珍珍的諷刺比之前可是高級了許多,曲楚寧忍不住回了她一句:“施珍珍,你現在諷刺人的遣詞造句都比你以前強多了,看來你確實有好好學習的!”
施珍珍扭頭氣呼呼地瞪了曲楚寧一眼,隨后大步進入了雨中。
在曲楚寧看不見的地方,施珍珍居然心情有些舒暢,她承認自己是沒有寫稿子的天賦,但她也不是真的蠢得可以,不會,她可以學嘛,多看、多嘗試、多接觸,這不,她居然得到了情敵的贊賞,這比旁人夸她一百句還要令她開心。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