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源開口之后,身旁的那些大臣們紛紛開口。
“不錯,安陽王,此計甚妙!有你真是我們的福氣啊?”
“那我們是不是要抓緊時間了,給先皇入殮的時間也不多了?”
一個大臣提出了這個問題之后。
大臣們開口說道:“是啊,后天就是先皇入殮時間了,就算是他們愿意了,都來不及了吧。”
蕭陽開口說道:“很簡單,我們蕭國律令有著一個規矩,那就是孩子若是舍不得逝者,可以再延遲七天的時間,名為守孝陵,咱們就以這個名義延遲一周...這樣一來,時間上綽綽有余!”
蕭陽此話一出,又是引得一眾大臣們附和。
蕭陽看著這些大臣們只會附和的樣子,心中鄙夷不已,
心想著,這些大臣們是干啥啥不行啊。
一直在一旁側耳傾聽的蕭文欽開口說道:“好,那么咱們就按照安陽王的建議去做下去。”
蕭陽對著蕭文欽說道:“你也是個讀書人,應該明白怎么寫吧。一定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蕭文欽聽著蕭陽的話之后,點頭。
“王爺,那你有著什么建議嗎?”
蕭陽沉吟了片刻,隨后對著蕭文欽說道:“陛下,具體怎么寫,還是由你來吧。我送你一首詩吧,你可隨之附在公告之中!”
蕭文欽有些驚訝的看向了蕭陽,隨后說道:“二哥,你還會寫詩?”
畢竟之前,蕭陽的功課一直都是平平的。
蕭陽點著頭說道:“只能說是略懂,略懂吧。”
說著,蕭陽就在眾人注視下開口念了起來。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個詩一出,在場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要說擺兵布陣,他們不是蕭陽的的對手。
但是,他們自詡在文化造詣方面,他們肯定是在蕭陽之上的。
但是蕭陽此時念出的這首詩,完全符合了蕭文欽此時的心境。
特別是最后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更是把情緒拉到了極致。
“好詩!好詩!”蕭文欽不由贊嘆道:“二哥,我著實是小看你了...萬萬沒想到,你竟然還有著如此的詩才!”
“此詩一出,甚至于都不用寫其他,就足以表示我的心跡...”
蕭陽這會笑著十分謙虛的說道:“陛下,能夠幫到你就可以了。時間差不多了,咱們應該去靈堂了的。”
蕭文欽點頭,隨后就帶著一行大臣們紛紛直接去了靈堂。
而跟在了他身后的一些老臣們,對于蕭陽感覺還是好了許多,說實在他們之前是看不上蕭陽這個跋扈的人,之前不過是得到了皇帝庇護。
而如今蕭陽的舉動,讓他們確實是刮目相看。
...
一直到了下午的時候,大臣們寫出了一封告示。
蕭文欽看了一眼,措辭什么都還可以,配上蕭陽給的那封信。
也算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了。
蕭文欽并沒有直接發布出去,而是去找了云妃。
跟著云妃匯報了一下。
“母后,安陽王真的是令人意外啊?!能夠給出一個如此好的辦法。”
云妃看著手里那份告示,讀到了那封信之后,滿臉佩服道:“這首詩寫的入骨三分啊...非常好啊。”
蕭文欽點頭附和道:“不錯,不光是我,朝中的大臣都是被震驚到了...不卑不亢,也表明了出了我的痛心,他們那些叛王看到了之后,想來一定動容的吧...”
云妃點著頭。
蕭文欽看著她母后的樣子,連忙問道:“母后,你也支持嗎?我以為你不會同意這個辦法啊?”
云妃點著頭說道:“當然支持,這個辦法確實是不錯,只要能夠把他們引來,將他們一網打盡之后,我們就可以省下了不少麻煩!”
蕭文欽點著頭說道:“不錯,那母后,我去做了...這次讓我最意外的是二哥啊?他藏的還挺深啊!”
云妃冷冷的一笑,隨后對著蕭文欽說道:“陛下,你不會覺得這些想法,甚至于那首詩,都是蕭陽想出來的吧。”
蕭文欽見云妃這個表情問道:“難道不是嗎?”
云妃搖頭說道:“是不是他的計謀,我也不太確定。但是,那首詩肯定不是他作的!一個人文學素養,是需要日積月累的積累的...而他...”
云妃說著嗤之以鼻的搖頭:“他的背后有高人。”
蕭文欽笑著說道:“就算是背后有高人,只要是真的幫我的,那也無妨...”
云妃搖著頭:“陛下,你也要長著心眼。之前這個蕭陽對于太子之位,是多么的眼熱。如今,竟然不爭不搶,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
蕭文欽笑著點頭說道:“母親,我知道!若是沒有問題的話,那我把這個告示去公布天下。隨即送給我的那幾個叛王皇兄了?!”
云妃聽著點頭,就讓蕭文欽去做吧。
蕭文欽點著頭,隨即離開了。
蕭文欽走后,云妃身旁一個太監躬身:“云妃娘娘,這個蕭陽還真的是讓人刮目相看啊?竟然能夠想到這個辦法!”
云妃點頭:“這個蕭陽回來之后,著實有些反常!就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看似無所圖的人,其實圖的就是最多了。去盯住他,避免他這個家伙渾水摸魚。”
太監點了點頭:“云妃娘娘,我已經派人盯著了。不過,并沒有什么問題。暫時沒有發現,他那邊有著什么不妥的地方?”
云妃目光銳利點頭:“那惠妃那個賤人呢?”
太監搖頭說道:“惠妃那邊也正常,沒有什么問題!整天除了吃喝拉撒之外,就是誦經...”
看著云妃一臉擔憂,太監在一旁開口提醒道:“云妃娘娘,你不需要擔心。現在有著蕭陽他的辦法之后,我們又可以拖延一段時間了。只要我們的‘貴客’一到,任由他們有著陰謀詭計,都能夠不攻自破了!”
云妃聽著太監的話之后,臉上表情才算是緩和了不少。
...
接下去的幾天,蕭陽給說的那個辦法,蕭文欽就公告了出去。
這個公告一出之后,滿國的震驚。
隨后無不在夸贊蕭陽深明大義的,特別是那首詩更是在全國流傳了。
此時在各地的那些皇子那邊,他們第一時間收到了來自于蕭文欽的退位讓賢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