婢子們應聲將衣裳展開,每一件的尺寸規制,都合在場人的各自身份。
“這些衣裳是送給我們的?”七叔公語帶不屑,送件衣裳何須這般陳仗?女子為族長,就是花樣多。
直到時二叔咦了聲:“腰帶上這紋樣,是竹節紋?”說著細細看了起來。
一聽竹節紋,眾人都上前圍攏,見不僅腰帶上如此,就連衣裳的領口亦有同樣的紋樣,只是做了暗紋,近了才能看出來,神情都有些微妙的變化。
只有時二嬸和時三嬸面露不解。
“這竹節紋怎么了?”時二嬸奇了,“是有什么說法嗎?”看起來普通的很。
“這是我們時家的族徽啊。”九叔公激動地看向時君棠:“族長,你這是?”他家舊柜里也留著這樣紋樣的幾件衣裳,還是父親去世時翻舊物才找到的。
“請大家跟我來。”
時君棠說著,移步出了正堂,帶著眾人往棣華堂去。今日是休息的日子,堂內沒有別族的學生,堂內皆是本家兒郎,連族中未出閣的姑娘們都此處。
眾人都斂息靜候,面上帶著幾分不解,說是族長叫他們來此。
他們中有些人還沒有見過時氏這位新任的族長,心里早就好奇得很,猜著這位掌家人的模樣和性子。
直到幾十名婢女手捧木盤魚貫而入,盤上整齊地放著一件件衣裳走到他們面前時。
眾人一時面面相覷,交頭接耳地問著疑惑。
有些子弟眼尖,瞧見了腰帶上的竹節紋,認了出來:“這不是咱們家族的族徽嗎?”
不知是誰喊了聲:“族長和各位叔公們都來了。”
眾弟子趕緊整衣肅容,齊身長揖:“見過族長,見過各位族老。”
時君棠目光掃過階下的這些子弟們,聲音清冷如玉擊,字字鏗鏘:“我們時氏家族,綿延三百余年,歷經風雨不倒,靠的是代代相傳的錚錚風骨。想來你們也注意到了這衣裳上的竹徽。竹子節節向上,昭示著家族生生不息。待時氏在京的鋪子開張那日,這竹節紋將會讓京城所有的人都明白,我們時氏一族歸京了。”
眾弟子們聽到這話,心潮澎湃。
“從今日起,你們一定要記住,家族興衰,系在你們身上。大家要持身以正,勤學以進,希望從今往后,持竹節紋者,皆不忘立身之本,不負家族所托。”
眾弟子一揖,齊聲應和:“謹遵族長教誨。”
望著這一張張朝氣的面龐,時君棠心里微燙,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對她來說很難,但她終是踏過荊棘一步一步堅定地走過來了。
然而,讓時君棠沒想到的是,她所說的難,相比接下來發生的事,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午膳后,她正準備小歇一番,火兒送來了一塊玉和一張紙條,說是一名男子將這塊玉給了門衛,指名交給姑娘后就離開了。
“這玉的質地可真好啊。”小棗在旁看著:“一看就是上等的好玉。”
“青石街巷尾茶樓見?”時君棠看得一臉莫名其妙,直到細打量這玉時,臉色突然一變,猛地起身。
在旁煮著茶水的金嬤嬤見狀,看了姑娘一眼,正想提醒姑娘注意儀態,見到姑娘臉色很不好,關心地問道:“姑娘,發生什么事了?”
“我收到玉和信的事,不許泄露一個字。火兒,巴朵,你們隨我去一趟外面。”時君棠說著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