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著聶所長父女前來道賀的朋友好多人已經見識過那一對寶劍了,吃完飯跟邊沐客氣幾句也就告辭了,葉護士、三強子等人忙著分裝了好多禮盒,每人一份,隨領隨走。
也有那朋友對劍器之類的東西沒什么興趣,加之各自還有其它事要忙活,領完禮品也就下樓走人了。
聶亞雯那些同事也都無心品鑒寶劍,吃完飯打過招呼各忙各的去了。
漸漸的,小會客廳剩下的都是尚武之人了。
輕輕按動蹦簧,“嗆啷”一聲輕響,那把尺寸狹長的寶劍閃現出一寸多點劍身,亞光青芒,一看就不是尋常凡品。
手腕輕抻,長劍出鞘,離得近的人隱隱約約聽到龍吟之聲,好家伙!這可是千錘百煉的真家伙!好多人終其一生也難接觸到這種稀世珍品了。
沒辦法!鑄劍技藝再怎么高明,新代變遷,不好變現,平時還真派不上什么用場,自然也就沒什么市場,尋常人等上哪兒接觸這等寶器。
六面劍,與傳統八面漢劍大有不同,劍身隱現的云霧紋路純粹是鑄造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渾然天成,若隱若現,握劍在手,沉實得很。
慢步走到中間空地,雖說劍身并未開刃,邊緣處打磨得那也是鋒芒畢露,到底是名劍重器,真要揮舞起來光劍氣也會傷人不輕。
看看距離差不多了,左手執鞘,右手握劍,身轉步移,邊沐輕輕巧巧走了五六個“越女穿云”劍式,行云流水一般,中間沒有任何停頓。
“好!”
“邊大夫劍術方面竟然也如此精通,神奇!”
“眼神、步法、身法、劍式渾然一體,真應了那句老話了,好劍識主,聶家祖傳的手藝真是沒得說,量身定做的一樣!”
……
掌聲輕起,懂行的紛紛贊嘆了半天。
聶亞雯眼睛都看直了,頭一回見識邊沐舞劍,身姿矯健之極、動作協調之極、人劍和諧之極……她當時就看傻了。
深感聶家父女一片誠心,走了幾個劍式,邊沐心里很是念聶家父女的好,無形中又多了幾個好朋友,他心底自然樂開了花。
邊沐天性不愛顯擺,沒多一會兒就將劍式收了,雙手捧劍,走到梁鄉愔跟前十分客氣地將長劍奉上。
笑了笑,梁鄉愔接劍在左手,右手食指、中指捏了個試劍式輕輕彈敲了一下,表面看著普普通通的,其實,這一手可是很顯功夫的,頓時,龍吟清越,久久不絕。
上品好劍!
說說笑笑著,大伙兒開始傳看那把長劍,一個個自然是贊不絕口。
司馬奎沒上前湊熱鬧,征得邊沐同意,他則走到窗臺附近,抽出那把短劍仔細品鑒了半天。
由蘇琳雯、聶亞雯、小瑛姑娘陪著,邊沐陪著聶家父女倆聊了一會兒。
“公孫大娘劍器舞精絕在哪兒,多年以來一直似懂非懂的,今天才算略微找著點劍感,二位厚意,我是承情之至啊!”邊沐笑著連聲稱謝。
“寶劍贈英雄向來是華夏傳統,剛才看你用著相當稱手,開心就好!”聶所長笑著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