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經歷這種事,體驗感也很重要。
邊沐還沒成家,沒養過孩子,妹妹邊悅打小就是那種假小子性格,上小學那會兒具體啥情況邊沐早就不記的了。一個小學五年級小女孩所思所慮、所喜所憂、所愛所憎……他基本無所了解。
沒辦法,既然接了人家這一單,眼下也只能硬著頭皮從純醫理角度盡力推敲了。
兒科,還是那種新型疾病類型,屬于認知障礙的一種,跟傳統中醫所說的“情志離合”重合度甚高,屬于可調整那種輕癥。“數醫”理論立足于全科視界,兒科特診自然不能回避,盡管邊沐對該類型的疾病并無多大研發興趣,出于對學術研究嚴謹性的敬畏,邊沐必須正確對待。
就手取過瓷器脈枕,邊沐耐心細致地再次給那個小女孩搭了搭脈。
……
“脈像數據不大夠啊……這孩子平時生活內容應該非常單調,家境又好,各項‘情志’值既缺乏峰頂峰值,谷底陰沉脈數值幾乎無從查證……其實,我只須跟家長說……孩子啥事沒有,就是七情五志尚處幼年發育期,方方面面的氣結舒散功能還很稚嫩,智商沒問題、家境又好,學習成績優秀與否對小朋友未來人生又能起到多大作用?!決定性影響?!那不扯淡嘛!淡化成績量化,順其自然,樹大自然直,升入初中后,只要時常保持健康欣悅的心境,某年某月某日孩子自然也就開竅了,所謂病癥也就自愈了,何必那么在意一兩年的假性差異呢?!”邊沐心下多少有些動搖。
邊沐打算打退堂鼓了。
“咦?!心脈以下那兩條脈絡怎么有點并行不悖的走向?!就算年紀尚幼,從心火相濟的角度觀察一下的話……這種脈絡走向確實不大正常,難道……”想到這兒,邊沐不由抬眼朝小女孩的媽媽、姥姥所坐位置掃看了幾眼。
“暫時沒事了,你跟姥姥調換一個座位,我得給姥姥搭個脈。”說著話,邊沐起身招呼著那個小女孩跟她姥姥調換了一下彼此的座位。
“哪里不對嗎?!怎么還得復查我的脈搏?”小女孩的姥姥意識到有點不大對勁,連忙問了問。
“您!孩子的生母、還有孩子本人,一脈相承,站在西醫角度,遺傳的力量,血親之間總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的,我呢!從中醫脈診的角度全面觀照一下,或許可能有所發現,這么解釋您能理解嗎?”邊沐耐心地解釋了一番。
“哦!跟遺傳病史追蹤有點近似,對吧?”聽到這兒,小女孩的姥姥心下頓時釋然了許多,臉上表情明顯輕松了許多。
“差不多吧!古時候有滴血認親的技術猜想,當然,今天聽來確實有些荒誕,不過……近些年新的生物技術研究表明,古人的某些猜測在醫理邏輯上卻也能站得住腳,你們三代人血脈相連,理論上講,三位都健在的前提下……這么說您不介意吧?”邊沐笑著客氣了一下。
“不會的,不會的!最近才了解到你一些傳聞,相當不簡單的!你說你的,我聽著就是了。”
“脈像確實有一定的遺傳繼承性,這一點具體論證起來并不是很難,只是相關數據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一下,習慣上,我們稱其為‘連親脈’!我們給人看病的時候,也只是把它視作某種參考,真到開方子制定具體治療方案的時候,我們還是嚴守診斷守則的,那些形而上的東西,我們是斷然不會隨便作為診斷依據的。”對方文化程度在那兒擺著呢,邊沐解釋一下老太太也能聽懂,邊沐自然就多說了幾句。
“明白了!”
笑了笑,邊沐給小女孩的姥姥搭了搭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