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沐正式搬家之前,梁鄉愔和寧醫生都在一樓診室出門診,各司其職,互不干擾,遇上那種病情稍微復雜點的患者,二人也從不探討,各自想辦法自行處置,平時碰面也只是笑一笑,彼此寒暄幾句也就各忙各的了。
二人差著輩呢,醫學理念完全不在同一個時代版本,學術交流的口徑確實難以統一。
邊沐率眾人全都搬過來之后,為圖個清靜,梁鄉愔主動搬到了二樓,跟羅戰旗各占一角,各顧一攤,平時也少有往來。
原先,梁鄉愔只上午出診半天,下午居家休養,湖邊釣釣魚、公園遛遛彎、或者上師弟司馬奎開的小診所轉悠一圈,還算逍遙自在。
近期,見邊沐他們確實挺忙的,梁鄉愔將自己的出診時間略微調整了一下,上午掛15個號,下午10個,偶爾多出一兩個他也樂意接診一下,再多了他就婉拒了。
梁鄉愔收費標準比寧醫生略高一點,典型的老中醫,有人就信這個,比邊沐那邊還是少多了。
醫館局域網幾部醫療信息基本都是公開的,哪位主治醫師要是感覺有些東西不方便讓其他同事查閱,人們往往可以點擊鼠標更改一下設置模式即可,梁鄉愔很少做個性化設置,經他手的醫案在內網基本都是公開的。
邊沐發現,老爺子接診的患者還是以老年病科、婦科、兒科為主,中醫正骨偶爾也有,少得很,其它類型的患者老爺子一般會推介到寧醫生那兒,寧醫生拿不下來的,自然也就轉推到邊沐那兒了。
時間短,治愈率眼下還看不出什么端倪,不過,有效性確實也是百分百,瞧得出來,梁鄉愔要么不接診,一旦接診還是能夠做到盡職盡責,醫術方面也呈現出日漸高超的趨勢,看樣子,老爺子的元氣慢慢也就康復了。
邊沐一直有心給梁鄉愔配制點好藥,后來一想,老爺子啥都懂,自己又何必越俎代庖呢?!
另外,跟誰也沒說,邊沐認定,梁鄉愔一直執念未改,琢磨著把恩師遺留的成組藥方湊齊,從邊沐那兒借助點幫助,好歹弄出一款銷路極好的中成藥,發筆小財,給三強子在麗津城中安個家,早點抱上孫子,至少,他也算是達成一樁不大不小的心愿。
然而……
邊沐這邊一直沒什么動靜,老爺子眼看著也沾不上多少光,不過……梁鄉愔心態還算擺得比較正,一心調養身心,將來的事將來再說。
當然,老爺子內心或許還藏有更為深邃的秘密,那種秘密怕是連三強子也一無所知。
……
終于可以下班了,梁鄉愔手上病人本來就少,這會兒人早收攤回家準備晚飯去了,邊沐坐那兒琢磨著要不要上三強子住的地方蹭頓飯,順便把那個粗心大意的小患者咋回事做個病情通報。
“還是算了吧!很明顯,老爺子這是人在醫館心在外啊!所謂新型疾病類型他壓根兒就沒什么興趣,或許,人活到他們師兄弟這般歲數,醫學方面的追求已經淡泊近無了,不管怎么說,他們已經被時代邊緣化了,現如今,更新更精尖的現代化新中醫醫學對他們而已經并無多少意義了,醫保養老什么的他們似乎也全然不在意,唯獨掛念的也只有膝下兒女們的小幸福了……或許,隨著他們這一代的逝去,所謂的舊式老中醫也就算是徹底告別歷史舞臺了?!”邊沐想法還挺多。
春節過后,老侯雖說時不時路過進來聊幾句,上好的牛羊肉也沒少送,每回邊沐都給他轉點錢,反正不能讓他貼錢。
秘密組方一事老侯也不怎么提了,邊沐手上積攢的好東西夠多的時候,時不時也委托老侯順路捎給米姓老村醫,借此表達自己對老一輩中醫的敬意。
在邊沐看來,老人家也算是舊式老中醫一分子,將來,老人家百年之后,鄉村中醫藥怕是也會徹底更新一番,“數醫”學派說不定還能大行其道呢!
漸漸的,人們在中醫藥方面尋求進一步發展的心思也就淡多了。
鞏醫生也該下班了,臨走前特意走到邊沐跟前打了聲招呼。
“今下午就接了一例小兒推拿患者,6歲,發燒,時好時壞的,我感覺挺典型的,寫了份心得發您郵箱了,哪兒要是有什么不足之處,還請邊大夫指點一二。”
“這種事還是得見病人,哪天小朋友過來復診,你領著過來我瞧瞧。”邊沐笑著回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