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醫學發展可謂神速,醫學分類自然也就日趨精細,即使大家同屬西醫一類,對牙科醫生來說,眼科醫學完全稱得上“隔行如隔山”,某人眼睛出點小毛病,向牙科醫生請教一二或許還不如找一位賣菜大娘,賣菜大娘往往富于日常生活經驗,可能還能給你說個子丑寅卯,指點一個挺見效的老偏方呢!
如此一來,中醫醫師也好,西醫大夫也罷,眼科醫學咋回事,大伙兒還真是所知甚少,跟馬路上其它行業的從業人員幾乎沒太大的分別,具體眼科手術對他們來說更是陌生得很。
不僅如此,其它科室的手術人們臨場觀摩的時候,一般不會心生什么不適之感,眼科手術在這方面就顯得有些“恐怖”了。
對此,邊沐也略有耳聞,不過,一直沒逮著機會臨場觀摩,業界同仁為何用“恐怖”二字形容眼科手術,邊沐心里一直心存疑惑。
經王主任那么“善意”地“干擾”了幾下,邊沐這才領悟何謂“恐怖”。
成語里只要帶“視”字的往往多為貶義詞,像“視死如歸”此類褒義詞因里面有個“死”字,看著也不大吉利,肯定算不上什么好詞。
瞬間,邊沐突然領悟到“不忍直視”這個成語更為深邃的含義,尤其那個“忍”字的豐富含義令邊沐回味無窮。
醫生真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
人,不論能力大小、社會地位高低、品性善惡……總有不愿意直接面對的事物,古往今來,因人而異,因境而異,對大多數人來說,“對視”,大眼瞪小眼就那么互相凝視,絕大多數人都會感覺尷尬、不適,能回避都會主動回避的。
手術室環境下,除了眼科醫務人員之外,面對一個被手術器具突然放大的眼球實體,眼對眼,以神凝神,那感覺確實有點“恐怖”,那種感覺猶如一個人在毫無思想準備前提下,突然走到懸崖邊上低頭凝視崖下的深淵……
絕大多數人都會心生不適,那感覺跟“深海恐懼癥”的癥狀頗為相似,空虛、沒抓沒落的、惶恐不安……
王主任心善,刻意以低聲閑談的方式轉移了一下邊沐的注意力,為的是給他提供一個逐漸適應的短暫時間,省得他“直視”非正常場景,心里別扭。
感激地看了王主任一眼,邊沐神情專注地觀摩錢教授如何自如地操縱內窺鏡機械抓手……
此刻,錢教授早已“全副武裝”得嚴嚴實實的,具體長啥樣自然難以分辨,只能看個大致輪廓,個子不高,站起來頂多也就是一米六的樣子,體態偏瘦,手術防護衣穿在她身上顯得有些臃腫,半灰半黑發質,一看就上了歲數了。
邊沐善于“望神”,近前站了沒多一會兒,大體猜測正在接受手術的應該是位老年男子,歲數估摸著在65-70之間,輕微青光眼,左眼先是受了外傷,傷情不算重,不過……老先生此刻的眼壓高得有些驚人。
“瞧這意思……錢教授這是正在做傷口精微修復,盡力保有老頭現有視力基礎上,最大限度將雙眼眼壓降到正常值,不出意外的話,調控在18左右就差不多了吧?誒?!老頭兩眼眼壓差距還不小呢,看來,左眼傷得不輕啊!”想到這兒,邊沐不自覺地向后退縮了幾步。
王主任以為他害怕了,連忙扭頭關切地注視了他兩眼,那位慕醫生也善意地用眼神“詢問”了一下,二人用意相似,大意無非是:沒事吧?實在感覺不舒服的話,咱們這就離開好了。
邊沐分別沖二人笑了笑,以目示意,表示自己啥事兒也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