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胡!你還真是黃牙乳口,小小年紀不好好學醫,凈動些什么鬼念頭!還不快到后堂把晾曬的藥材收好,待會兒下雨再淋著了,把心放正!小心我罰你餓肚子!”張久珂可是當時名動一時的名醫,怎么可能聽信自己手下還沒出徒的門人弟子“信口雌黃”,三說兩不說的倒把那個小學徒訓斥了一頓,打發他到后院干雜活去了。
稀里糊涂的,這事也就過去了。
結果,沒過兩月,消息傳來,那位袁姓官老爺先是在原籍被迫做了截肢手術,明代,傳統中醫外科手術水平還是挺高的,在那時的世界范圍一直居于上游水平,正常截肢還是做得來的。
不承想,截肢手術做得晚了點,最終,毒發攻心,那位袁姓官老爺病死在家中。
驚聞此噩耗,張久珂怕擔責任,嚇得他連夜攜帶家眷逃出蘇寧城,輾轉多地避禍去了。
那個小學徒后來也就不知所終了。
后人有感于那件真實的病案,一再告誡后學晚輩,學醫,必先熬其心志,慢慢的,得學著心腸硬點,再后來,“慈不掌醫”的行規也就開始流傳于世了。
現如今,想起張久珂當年的親身經歷,邊沐心有所感,私底下不斷告誡自己,為人行醫還得再修煉修煉,自己還嫩得很呢!
……
不管怎么說,后續那幾位病人還算沒出什么差錯,邊沐雖說感覺后腰有些困倦,總體還算可以。
07號患者剛在診桌前落了座,隨即就跟邊沐客氣了一番。
男,29歲,外地戶口,在麗津城中某家公司打工,碩士學歷,雖說不是什么特別知名的高校畢業,不過,普通老百姓一提那所高校大家還都知道。
“不好意思!邊大夫!我也不知道我這種情況算不算患病,不過……它已經影響得我無法正常入睡了,我擔心這樣下去再給抑郁了,其他大夫那兒我也看過幾次,人家都說我這是輕度焦慮,不是抑郁,可是……不管開藥也好,還是心理治療也罷,總也沒收到什么效果,好多癥狀依舊……再這樣下去,我的工作怕是就保不住了,你知道的,像我這種沒什么背景的人在麗津這種地方很難混的……邊大夫!幫幫我!”說到最后,該男子顯得可憐兮兮的。
察觀色良久,聽其,洞察其“心苗”,邊沐心底不由地生出幾分鄙夷之意。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