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歐陽子夜這輩子活得虛頭巴腦的……沒勁!
眼前一亮,歐陽子夜的雙手甚至都有些顫抖,多少有些抖抖索索地鄭重其事的捧起那面古鏡,翻來覆去地研究了老半天。
趁著這個工夫,邊沐給歐陽子夜做了做“望診”。
四下里打量幾眼,邊沐發現窗臺上擱著有便箋紙,于是,邊沐起身走到窗臺那塊兒,邊筆帶紙都拿到餐桌上,刷刷點點,邊沐寫了一小行字扯下來站起來走到黃伯喜身旁遞了過去。
“瓦罐白米粥是沒得熬制了,待會兒點菜的時候,讓后廚用砂鍋給他熬點白米黃豆粥吧?”字條上就這么兩句話。
黃伯喜是大行家,自然一看就懂,啥也沒說,直接出門找服務員安排去了。
“哪來的?”歐陽子夜目露驚喜地問道。
“朋友那兒拿的。”邊沐笑著回應道。
“漢代的?”歐陽子夜沉聲問道。
邊沐聽力相當好,聽得出來,歐陽子夜的聲帶都變得異乎尋常了,看樣子,老家伙病得不輕呢!怪不得黃伯喜這么著急。
“東漢末年,詠臺款,陰鏡,另外那面‘陽鏡’不知流落到哪一帶了,可惜了,只能算個‘半寶’,您看著還行?”邊沐隨口瞎編了個故事。
“太行了!真沒想到,那個年代,銅鏡居然能做到這種境地,光可鑒人吶!毫發畢現、神采浮現,想必你應該知道的,漢鏡有個極為特別的特點,漢之前,漢之后都達不到那種火候,可謂空前絕后!”說到這兒,賣了個關子,歐陽子夜就此打住話頭不再往下講了。
得!臭毛病又犯了!
“晚輩外行得很,愿聞其詳!”邊沐笑著哄了哄歐陽子夜。
“神采透視!其它朝代無論制鏡工藝有多高超,那也只能清晰照出人形物影而已,漢鏡就不一樣了,它能真實地反應出一個人的神采,對咱們這一行來講,它就跟那x光機似的,也是挺重要的診斷輔助器材呢!碰上那比較特別的病人,用這種神鏡照一照,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呢!家父在這方面頗有些造詣,可惜……我只是了解個皮毛,一直未得真傳。”歐陽子夜語帶真誠地解釋了幾句。
一聽這話,邊沐當時就有些傻眼了。
必須承認,歐陽子夜這番話邊沐還是頭一回聽說,在此之前,他是聞所未聞。
身為當紅名中醫,邊沐自然知道,但凡能在杏林醫壇獨樹一幟的名中醫,尤其那些中醫大家,幾乎都有一手或者幾手永世不外傳的“絕技”。歐陽子夜的父親當年號稱天下十大名中醫之一,手頭絕對握有不傳之秘,說來也是機緣巧合,身處病中的歐陽子夜竟然無意間透露了一個不傳之秘。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