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樓頂狙擊手例行移動探照燈,光柱掃過崗哨外大約一百米處的緩沖區時,燈光邊緣捕捉到了一片移動的身影——一支規模約七十余人的部隊,正呈相對松散但前進方向明確的隊形,朝著崗哨這邊穩步走來!
這支部隊全員穿著以色列國防軍的標準沙漠迷彩作戰服,手持著tar-21突擊步槍等以軍制式武器,裝備齊全。
當哨所執勤士兵通過肉眼和監控發現這支部隊,并清晰辨認出他們身上那與自已別無二致的軍服和裝備時,內心瞬間被警惕和巨大的疑惑填滿。
哪里來的部隊?為什么沒有接到任何通知?
執勤班長透過哨所強化玻璃窗看到監控畫面,立刻推開大門走了出來。
樓頂上的兩名狙擊手幾乎同時將瞄準鏡中的十字線穩穩地套在了前方這支身份不明的“友軍”領頭者身上。
哨所外站崗的士兵們也下意識地握緊了手中的槍,槍口微微抬起,身體悄然進入了戒備狀態。
“停止前進!表明你們的身份!”執勤班長一邊高聲警告,一邊掏出了腰間的配槍,同時向前方不斷靠近的隊伍抬起手臂,做出了一個清晰的停止手勢。他的聲音在寂靜的夜晚傳得很遠。
“不要開槍,自已人!”
帶隊的靳南立刻用一口流利純正、甚至帶著點特拉維夫口音的希伯來語回應,但他腳下并未完全停止,依舊帶領部隊以不緊不慢的速度向崗哨靠近,姿態顯得從容而“合理”。
執勤班長聽到這一口地道得不能再地道的本土語,心中的警惕性不由自主地放松了一點點。
語是身份最直接的證明之一。
但他臉上的疑惑之色更濃,目光銳利地掃視著這支越來越近的隊伍。
靳南很快帶領隊伍來到崗哨前約十米處,他抬起右手,握拳,身后七十余名裝扮成以軍士兵的5c隊員齊刷刷地停下腳步,動作整齊劃一,顯示出極高的紀律性,這也進一步迷惑了哨兵。
執勤班長用手電筒的光束快速掃過靳南以及他身后幾名隊員的面孔,確認都是典型的猶太或中東面孔,心中的警惕又放下了一大半。
他充滿困惑地看向肩扛少校軍銜、站在隊伍最前方的靳南,問道:“長官,你們是哪支部隊的?為什么會出現在兩國邊境緩沖區?這里禁止軍事單位進入,你們應該清楚規定。”
根據以色列和約旦簽訂的邊境協議,雙方在邊界線兩側各劃出了一公里的非軍事緩沖區,任何一方的成建制部隊均不得進入,以防誤判和沖突。
“我理解你的疑惑,少尉。”靳南語氣平和,帶著一絲上級軍官的威嚴,“我拿一下證件。”他先是舉起雙手,表示自已沒有敵意,然后才不緊不慢地從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一個皮質證件夾,打開后,遞給了執勤班長。
執勤班長接過證件,借著手電光仔細觀看:
姓名:杰洛斯
年齡:32歲
居住地址:海法市,可可洛里街道2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