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山谷從遠處眺望,在炙熱的陽光和蒸騰的熱浪中,只是連綿山巒中一片不起眼的暗影,規模似乎并不算大。
但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他們真正靠近并試圖進入時,才深切體會到它的廣袤與險峻。
整片山谷區域占地面積恐怕有十幾平方公里,內部地形極其復雜,到處都是陡峭得近乎垂直的懸崖峭壁、風化嚴重的嶙峋怪石,以及高聳入云、難以攀爬的山峰。
茂密而低矮的耐旱植被覆蓋著部分區域,為隱蔽提供了條件,但也增加了行進的難度。
要想在這樣一片龐大而復雜的區域內,準確找到一個被刻意隱藏起來的戰略導彈基地,對于普通人來說無異于大海撈針,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然而,對于鄭戎和江破浪這樣受過最嚴苛偵察訓練的專業人士來說,這并非無解的難題。
他們很清楚,一個如此規模的軍事基地,無論隱藏得多好,都必然要與外界進行聯系,尤其是定期的后勤補給運輸。
只要找到運輸車輛進出的痕跡,就等于找到了通往基地的“路標”。
果不其然,兩人憑借著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觀察力,在山谷外圍復雜的地形中仔細搜尋了大半天后,終于在一條看似荒廢、實則有著清晰重型車輛輪胎壓痕的土路附近,發現了人工修繕和偽裝的痕跡。
這條土路蜿蜒曲折,巧妙地利用地形遮蔽,通向山谷深處。
兩人心中暗喜,但沒有絲毫大意,他們放棄了容易暴露的開闊地,選擇沿著山路兩側茂密的灌木叢、巖石陰影以及懸崖邊緣等難以被察覺的路線,交替掩護,謹慎潛行。
白天利用植被和地形隱蔽,夜間則借助夜視儀加快移動速度。
到了行動的第二個夜晚,在小心翼翼地跋涉了相當長一段距離后,他們沿著這條隱秘的補給線,終于抵達了一個巨大的、由地質運動形成的天然“天坑”的邊緣。
這個天坑如同一個巨大的碗,鑲嵌在山體之中,邊緣陡峭,底部相對平坦。
而就在這個被自然地形完美遮蔽的碗底,一座戒備森嚴的大型軍事基地,赫然呈現在兩人通過高倍望遠鏡的視野中!
只見天坑底部,燈火通明,盡管進行了光管制,但必要的照明依然存在,整齊排列著軍營、倉庫、指揮中心等設施。
更令人心驚的是,那些經過巧妙偽裝的導彈發射井蓋,以及停放在加固掩體或半地下化庫房內的陸基導彈發射車,冰冷的金屬光澤在夜色和燈光下若隱若現,散發著令人窒息的威懾力。
“這么快就找到了!真是天佑5c啊!”鄭戎壓抑著內心的激動,低聲對旁邊的江破浪說道,臉上露出一絲難以抑制的嘚瑟笑容。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