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臣提出投降的建議,頓時讓所有人眼神一亮。
是啊!
打不過他們,還可以投降啊!
只要態度夠好,不提過分條件,早日投降,讓兩國不再流血。太康向來是文明之邦,總會留他們一條性命。
甚至說不定,許多東夷朝臣的榮華富貴都能保住!
最多,就是東夷王本人可能被軟禁監視,甚至暗中誅殺。
可這關他們這些大臣什么事?
死大王一個,換這么多臣子、無數百姓的性命,就一個字:值!
這么一想,群臣也都反應過來,紛紛跟進附和:
“大王,劉大人所有理!我們既然打不過,不如早降!”
“就是大王擔心太康二皇子陳淵跟我們過不去、不愿接受投降,也可以直接將降書送往太康朝廷。”
“太康當朝皇帝昏庸無能,又滿心猜忌,肯定不愿坐視陳淵立下滅國大功,他定會接受我們的投降!”
為了勸說東夷王投降,群臣可謂用盡辦法。
反正跟他們有血仇的,其實是二皇子陳淵。那么多東夷大軍都死在陳淵手上,要讓他們向東夷向陳淵投降,很多人其實都接受不了。
可若是直接投降太康帝,那就沒問題了。
其實之前,東夷還主動向太康帝俯首稱臣,得到過承認,再次投降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你們都是這么想的嗎?”
東夷王沉默一陣,神色變得極為復雜。
他目光掃視下方群臣,不知是該恨、該怒,還是該默默嘆息。
平心而論,他當然不愿投降。在東夷,他是生殺予奪的君王;一旦投降,就只能淪為階下囚,性命系于人手。
可現在,東夷滿朝臣子沒幾個堅定抵抗的,全都像墻頭草一樣勸他投降,東夷王即使心里不愿意,也很難說出反對的話。
見東夷王還在猶豫,群臣再次紛紛進:
“是啊,大王!”
“我們在太康朝中還有些暗中的盟友,若是對他們許以厚利,請他們幫忙說話,太康肯定不會過多為難我們。”
“現在投降才能保住身家性命,若是頑抗到底,恐怕大王會像金孝昌、崔明泰兩位將軍一樣,連人頭都成了陳淵的功勞!”
群臣苦苦勸諫,甚至隱隱帶了威脅的意味。
當然,他們的話并不假。如果東夷王誓死不降,陳淵肯定不會留著他的腦袋。
眼看群臣意見一致,東夷王也終于頂不住了。
他掩面而泣,滿臉悲憤:“難道,孤王要成為東夷的亡國之君嗎?”
“這讓孤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
盡管知道除了投降別無選擇,可東夷王還是難以接受。
群臣見東夷王有所動搖,立刻再次覲見:“大王,時也,命也!”
“東夷王國運如此,天命將絕,并非大王之錯。”
“大王要怪,就怪那個該死的高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