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高長玉將范陽交給東夷人之后,此地就已經淪陷。
隨著他們出征,范陽也有東夷士兵在留守。
眼下趁著東夷人大敗的消息還沒傳來,楊世平帶著騎兵突然襲擊,很可能輕易將范陽奪回來。
若是拖延得太久,等東夷人反應過來、增兵支援,把范陽當做核心軍陣牢牢守衛。
再想打下來可就要費勁了。
“殿下,交給我!”
“我愿立下軍令狀,不奪下范陽,便提頭來見!”
楊世平慷慨激昂,大聲承諾道。
接連大戰,雖然讓他手下士兵損傷不小,卻打出了他的信心。
他感覺,自己在陳淵麾下,簡直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根本沒有任何問題能夠難倒他。
奪取范陽,在出其不意之下,完全是手到擒來。
看到楊世平如此姿態,陳淵欣慰地一笑:
“很好!楊將軍有此信心,我便祝你旗開得勝!”
“立軍令狀那倒不必了,就算一時失誤,奪不下來,也掩蓋不了楊將軍在我麾下立下的赫赫功勞!”
經過多次大戰,楊世平的騎兵深得陳淵看重。
他已經有心要收服這員騎兵將領,自然不會輕易讓他立下這樣的軍令狀。
交代完這些,陳淵又轉過頭,看向許忠良和張宇光。
“你們兩個,就跟我一起,帶領大軍主力,從永寧府徐徐而進。”
“先去關山城,再奪范陽,最后以范陽為根基,征討東夷。”
“東夷人入侵我太康這么久,現在也該我們還回去了!”
如果說,之前的鎮守平亂是無可辯駁的軍功,那征討敵國、開疆拓土,就是足以傳揚萬世的榮耀!
靠著接連平亂,陳淵足以在太康之內樹立威望,讓許多搖擺不定的臣子主動倒向他、支持他。
可若是他擊敗東夷、破其城、滅其國,為太康開疆拓土。
那就連最底層的百姓,都會知道,陳淵才是最英明神武、無可指摘的唯一繼承人!
哪怕是太康帝本人,對他再不滿,也無法阻攔。
太康的皇位,必須交到陳淵身上。
否則,全天下的人都不會答應!
所以,這一仗陳淵必須打,而且得打得漂亮!
對于朝中局勢,基本可以不再關注了。
因為那已經影響不了大局。
許忠良和張宇光雖然不明白陳淵的打算,卻也知道,征討東夷是何等偉大的功業。
兩人二話不說,當即跪在地上,激動地大聲應諾:
“殿下指哪我們就打哪!我等愿為殿下,馬首是瞻,萬死不辭!”
統一了眾人的思想,陳淵終于放心下來。
不過他卻沒有立刻命令大軍開拔,反而在永寧府又休整了好幾日。
接連大戰,士兵們早已疲憊不堪。
不好好休整,可沒有多少戰斗力。
而且,城外尸橫遍野的戰場也要人收拾,否則要是放任不管,必然會發生瘟疫。
更何況還有戰果要統計,要讓老太監王順等人一同帶回朝中,回報給太康帝。
打了勝仗,不趁機要點好處怎么行?
收拾戰場、掩埋尸首的活,交給了永寧知府吳廣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