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高長玉誠懇萬分、發自肺腑的控訴,東夷王沉默了。
他和殿中群臣對視一眼,臉上盡是不可思議之色。
“太康……你們國內對待統兵大將,是如此苛刻嗎?”
“在我東夷,如今孝昌等大將向來是囂張跋扈、權勢滔天,就連孤王都要謹慎對待,不敢稍加顏色。”
東夷王說著,竟然有幾分委屈。
為了讓軍將賣命,他對軍方的待遇可是優厚到了極點,哪里想過敢克扣軍餉、縱容文官、欺壓武將。
難怪太康王朝近些年愈發頹廢呢。
高長玉被東夷王說著,竟然有些感動,差點當場哭了出來。
“大王,你是不知道,我們太康王朝的將軍苦啊!”
“早知東夷如此厚待武將,我早就該投誠的!”
同樣是當兵吃糧,差距咋就這么大呢?
這樣一想,高長玉心中原本叛敵賣國的愧疚更是一掃而空。
他甚至有些激動起來,大聲向東夷王請求道:“大王,若我能得到大王信重,讓我重新領兵,我愿說服范陽等地的守軍一起向東夷投誠!”
“若東夷想繼續攻打太康,我愿為先鋒!”
“等我大軍打到京城,非要看看太康昏君,還有那些只會口吐之乎者也的廢物文官,是什么臉色!”
顯然,高長玉是真心實意地投誠,已經恨透了太康王朝上下。
他不僅主動投降,還想當帶路黨,帶兵打回去。
因此東夷王自然是萬分高興,當場應允下來。
他不僅對高長玉許諾加官進爵,給了他諸多賞賜,還很快派兵去接收了范陽等地。這一下子讓東夷的國土擴大許多,還掌握了好幾座軍事重鎮。
東夷和太康兩方的局勢,頓時發生驚天逆轉。
范陽發生如此大事,整體改旗易幟,自然瞞不過人。
河西派去的哨探很快查探到消息,大為驚慌,慌忙地飛奔回去向陳淵稟報。
“殿下,大事不好了!”
“范陽、雁門等地主動投降東夷,我們邊境徹底失守了!”
探子一臉心慌意亂,把事情仔細說了一遍。
陳淵正在看著軍中賬冊,突然聽聞此事,頓時驚得猛然站起身來:“什么?你說什么?”
“范陽怎么能投降東夷?!”
“膽敢叛國投賊,他不怕九族伏誅、死去之后都無顏面見祖宗嗎!”
這個消息的確遠遠出乎陳淵的意料,讓他驚怒交加、氣喘吁吁。
雖然他早就察覺到,范陽等邊境軍鎮可能暗中跟東夷有所勾結。
畢竟兩國承平日久,好長時間沒有打仗了。
而且邊境守衛畢竟辛苦,沒有什么油水,偷偷摸摸搞一些走私的勾當,也是常態。
但是直接整體投降,甚至連軍事重鎮都交了出去,實在太過不可思議。
朱宇光、許忠良等人也是大為震驚,滿臉焦急上火:“殿下,范陽等地丟失,我們河西就要直面東夷大軍了!”
“眼下應當速速將情報稟報朝中,讓朝中派兵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