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號駛入未知星域的的能量特征編碼成信號,朝著生物發送過去。
信號發出后,生物的動作突然停頓。構成它身體的絲線微微顫抖,網眼中的紫色光芒閃爍了幾下,隨后,一道雜亂的能量信號反饋了回來。
肖媚的影像突然出現在艦橋的全息投影中——這是希望號攜帶的星塵能量投影裝置,能在關鍵時刻接收星塵光影的意識投射。
“這是‘織星獸’!”肖媚的影像盯著屏幕,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源星資料里有記載,它們是宇宙早期的能量生物,能編織空間薄膜儲存能量,但在熵的擴張中已經滅絕了……沒想到在這里還能見到。”
“它體內的源星能量是怎么回事?”林越問道。
“可能是被源星人改造過,用來儲存純凈能量對抗熵。”肖媚的影像分析著反饋信號,“它的意識很簡單,只有‘儲存’和‘守護’兩個指令,剛才的信號是在警告我們,不要靠近它的能量核心。”
原來如此。林越松了口氣,看來這并非敵意生物,而是源星文明留下的“能量倉庫”。
“我們繞開它,繼續前進。”林越下令。
希望號小心翼翼地避開織星獸,朝著星域深處駛去。接下來的旅程中,他們又遇到了幾只織星獸,每一只都守護著一片獨特的能量區域。通過肖媚影像的解讀,他們了解到,這片未知星域其實是源星文明的“能量儲備庫”,織星獸們在這里儲存著對抗熵的后備能量,只是隨著源星文明的消失,這里也漸漸被遺忘。
“這里的能量儲量,足夠支撐意志網絡運轉百年!”科學家們興奮地報告,“如果能將這些能量引入網絡,我們對抗未知威脅的能力會大大提升!”
但如何安全地獲取能量,成了新的難題。織星獸雖然沒有敵意,卻會本能地攻擊試圖竊取能量的生物,之前的無人機就是被它們的絲線摧毀的。
“或許可以用源星能量與它們溝通。”林越看著手環,“它們體內的源星能量是改造留下的,應該能識別同源的能量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