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來幫忙。”
姜瑤快步走過去。
姜翠山笑著點點頭:“趕緊的,咱們早點把豬送過去,別誤了人家辦喜事。”姜瑤應了一聲,手腳麻利地幫著爹做最后的準備。
一切就緒,姜翠山趕著驢車,姜瑤坐在旁邊,兩人摸著黑迎著冬日清晨的寒風出發了。
一路上,驢車吱呀吱呀地響著,姜瑤壓了壓頭上的雷鋒帽,心里想著等賣了豬,去集市上吃一碗羊雜湯,再去問問其他大富人家訂不訂豬。
三年前,姜翠山腿受傷,再加上多年上山打獵,身上還有許多暗傷,姜瑤就不準他再上山,家里不再急需用錢,沒必要天天上山了。
但家里的二十畝地根本不夠他們父女兩種,姜瑤就想到她以前考慮過的一個事情,他們不做生意,但養豬、養雞應該可以。
以前在靠山村不好養,現在他們家這個位置,做養殖絕對有優勢。
把豬圈蓋在山坡腳下,半畝地大的小山坡圍起來養雞,合理利用資源。
而且,據她觀察,整個清遠鎮就沒有一個平民百姓做養殖戶,明明鎮上的肉經常不夠賣,供不應求,怎么沒人養!
后來慢慢長大,她才知道,不是大家不想養,而是養不起!
這個時候的豬是黑豬,這種豬皮厚毛硬,脾氣躁,豬圈常常被它們咬破,而且這種豬不易飼養,也不易長肉。
再加上這個時候的人們養豬,只給它吃草,一般要養兩年左右,豬才能長到兩三百斤左右,才能出欄。
養豬賺錢,根本不劃算!
現代的人都知道,豬要吃糧食才能長得快,而且現代還有各種專門針對豬做的飼料,豬想長慢點都不可能!
知道這些時,姜瑤也猶豫了一下,她也舍不得喂糧食!
首到有一天,她去狩獵時,看到兩種熟悉的植物——水芭蕉、美人蕉!
上輩子,這兩種植物全身上下都可以喂豬,加上土豆、紅薯絕對能把豬養的胖胖的。
搬到清遠鎮后,姜瑤就和姜翠山商量把一半的地用來種這幾種植物,姜翠山開始不同意,還是姜瑤把它們做了加工。
土豆粉、紅薯粉、美人蕉粉(可以做涼粉),還把他們留下的渣曬干保存起來!
姜翠山受傷后,姜瑤提出養豬,姜翠山雖然不贊同,但還是同意姜瑤先養十頭。
結果當然是姜瑤不到一年就養了十頭大肥豬,賣了幾十兩銀子,雖然不及打獵來得快,但這是一個安穩的活計,不一樣。
而且,姜瑤又不是天天在家養豬,她還是會進山打獵,或是接一些大富人家預訂訂單,錢多了,人也沒有以前那么累。
養豬期間還有一個插曲,姜瑤給豬做閹割,嚇得姜翠山和王氏差點給她請神婆!
姜瑤也是這時候才知道,這個時候的豬不閹割,難怪她這幾年吃的豬肉一首有股騷味,她還以為是調料不全的緣故!
如今,養豬三年,去年養了五十頭,吃過她家沒有騷味豬的人,都會回購,今天送豬的這戶就是老客戶了。
說到閹割,姜瑤沒有把這個秘密當成自己豬肉好吃的秘訣,別人問她就說,市場那么大,多點人養才更好,這樣他們家就不顯眼。
可惜跟著養的人家還是少!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