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建設的日子卻滋潤得多,大魚大肉吃得都有些厭煩了,竟然要靠蘿卜豆腐解膩。
這種生活實在讓人嫉妒。
張建設毫不理會這些流蜚語,買完東西就回家。隨后又去了許大茂家,準備接回小暖暖。
第一天上班,工廠里一片忙碌景象,張建設不好意思帶著小暖暖去工廠,只能托付給婁曉娥照看。
到了許大茂家,一股暖流迎面而來。自從張建設為許大茂家安裝了暖氣,他們家的煤球爐就沒停過火。
當初裝暖氣時,張建設本打算等婁曉娥生孩子時備用,沒想到小暖暖成了第一個享受暖氣的人。零下十幾度的天氣,小暖暖在許大茂家只穿單衣,還玩得滿頭大汗。
“許大茂,你們家煤球不要錢嗎?把屋子燒得這么熱。”張建設剛進屋不久就冒汗了,忍不住抱怨。
“大冬天的,你不擔心把我妹妹和你媳婦熱出問題?”張建設不滿地說。
“大冬天不熱乎點,難道要挨凍?”許大茂理直氣壯地回道,“好不容易裝好的暖氣,哪能閑置。”
聽到這話,張建設瞪了他一眼,“你就愛顯擺,生怕別人不知道你家有暖氣。”
“嘿嘿,你這么說就不對了,我是希望所有人都知道,這也是你的善意。”許大茂笑著解釋。
“不過暖氣燒這么熱不是我的主意,是娥姐怕把你妹妹凍著,才多添煤。”
張建設聽了不知如何回應,只能對婁曉娥說:“娥姐,暖氣雖好,也不必這么燒,適度就行。”
“我是怕把你妹妹熱著。”婁曉娥臉紅了,想站起來去滅火。
張建設攔住她,“您別動,驟冷驟熱容易感冒。”
寒冬臘月,天干物燥。張建設坐在炕沿上,語氣平淡地說:“火自然會慢慢下去的,下次可別把屋里熱得像蒸籠似的,雖不至于中暑,但上火肯定免不了。”婁曉娥與許大茂連連點頭,表示明白。
盡管這土暖氣是張建設下鄉時親手搭建的,但總歸比不上城里的集中供暖方便。他剛想叮囑幾句,忽然聽到門外傳來急促的敲盆聲,有人高喊:“著火了!快出來救火!”
聲音突兀而尖銳,嚇得屋里人一愣。張建設和許大茂反應最快,迅速沖向后院。慶幸的是,火情不在他們所在的中院,而在后頭。
滾滾濃煙直沖云霄,看不清具體位置。張建設一邊安排婁曉娥帶孩子撤離,一邊帶著眾人提著水桶往濃煙處趕。冬天本就是火災高發期,四合院里又堆滿雜物,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設想。
幾乎全院人都被驚動了,紛紛端著工具涌向后院。只見濃煙從一位大爺家的窗戶里冒出,屋內還能隱約看到大爺大媽手忙腳亂的身影。
“趕緊滅火救人!”張建設大喊一聲,眾人立刻行動起來,將水潑進屋內。轉瞬間,屋里已成水潭。
“停!別再潑了!”大爺突然沖出來大喊,“誰讓你們弄濕我家東西的!我的房子!”
,他的話還沒說完,身后便傳來更大的動靜……
灰頭土臉、渾身濕漉漉的劉海中大聲喊停,聲音里滿是焦急。
旁邊一位大媽也帶著哭腔高聲說道:“別再潑水了!我家沒著火,沒著火啊!這全都是誤會!誤會!……求你們相信我啊!”
所有人聽后都愣住了,一臉茫然。
“你們倆,現在是什么情況?別開玩笑啦,看看你家屋里那濃煙,都快看不清楚了!”許大茂皺眉怒吼。
“還說沒起火?難不成是在屋里燒窯呢?快讓開,我要進去滅火!”周圍鄰居紛紛附和。
“別添亂了!我家真沒著火!”劉海中急得直跳腳。
“這是折騰暖氣出的事,不是火災!”他憤憤地解釋。
大家驚訝地看著劉海中打開房門,扇走濃煙后露出里面奇怪的裝置,雖與張建設家的暖氣有幾分像,但顯然更雜亂無章,還不斷冒出黑煙。
“老劉,這也能叫暖氣?簡直就是家里裝了個煙囪嘛!”許大茂驚呼。
而一旁的張建設,作為“暖氣”創作者,沉默不語。
此刻,劉海中一臉糾結地盯著眼前的土暖氣。他一眼就察覺出問題所在。這東西完全是照搬他的設計,外觀雖相似,但內部構造全然不知其中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