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他建議主公“坐山觀虎斗”,坐視織田信長與大夏軍火并,以圖漁翁得利。
可誰能想-->>到,老虎實在太猛,直接把另一只猛虎給咬死了,現在正虎視眈眈地看著他們這些“墻頭草”。
“主公,我們有兩條路。”井伊直政沉聲分析道,“第一條,聯合關東的北條家,以及其他所有不愿臣服的大名,組成聯軍,與大夏決一死戰。我們占據地利,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德川家康搖了搖頭,苦笑道:“決一死戰?直政,你看看這份戰報。”
他將一份描寫大阪之戰的詳細情報推了過去,“一萬織田家的精銳騎兵,在一個時辰內,被五千大夏騎兵全殲,主將柴田勝家當場陣斬。他們的火炮,能在兩里之外,將我們的軍陣炸得粉碎。他們的火銃,打的比我們快,射的比我們遠。我們拿什么去戰?用武士的血肉之軀去填嗎?”
井伊直政看著戰報上那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額頭上滲出了冷汗。
他知道主公說的是事實。
這不是戰爭,這是屠殺!
“那……就只剩下第二條路了。”井伊直政艱難地開口。
“是啊,只剩下第二條路了。”德川家康長嘆一聲,眼神中閃過一絲屈辱和不甘,但很快就被一種決斷所取代。
“投降。”
“可是主公,就這么投降,那位漢人皇帝未必會相信我們的誠意。我們之前坐山觀虎斗的意圖,他不可能看不出來。萬一……”井伊直政擔憂道。
“所以,不能只是派個使者去。”德川家康緩緩站起身,目光掃過地圖上的關東六州,那是他德川家幾代人奮斗下來的基業。
他深吸一口氣,做出了一個讓井伊直政震驚的決定。
“我要親自去京都!”
“主公!不可!這太危險了!萬一漢人皇帝心存殺意,您此去豈不是自投羅網?”井伊直政大驚失色,連忙勸阻。
“不,恰恰相反,這才是最安全的路。”德川家康的眼神變得銳利起來,“那位漢人皇帝,御駕親征,所圖甚大,絕非一城一地。他需要的是一個穩定,并且能為他所用的倭國。殺光我們,對他沒有好處,只會讓這片土地陷入無休止的叛亂。他需要一個有分量的人,來替他安撫關東,穩住局面。”
“而我,德川家康,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我親自前往,獻上關東六州,俯首稱臣。這份‘誠意’,足夠打消他的疑慮。他是個聰明人,知道該怎么選。”
德川家康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那是一種對人心的精準把握。他賭那位年輕的皇帝,是一個理性的統治者,而不是一個嗜殺的暴君。
“傳我命令,集結三千精銳旗本,備好禮物。三日后,我將親自前往京都,拜見大夏皇帝陛下!”
德川家康的決定,讓所有家臣都震驚不已,但看著他那不容置疑的眼神,無人敢再反駁。
七天后,京都城外。
一支裝備精良,但旗幟收斂的隊伍,緩緩靠近了城門。
為首一人,正是德川家康。他穿著樸素的服飾,身邊只跟著井伊直政等數名親信。
他來到城下,對著城樓上嚴陣以待的大夏士兵,深深地鞠了一躬,朗聲說道:“關東德川家康,特來求見大夏皇帝陛下,獻上領地與忠誠,懇請陛下恩準!”
他的聲音,通過城墻,清晰地傳到了正在城樓上視察的陳平川耳中。
陳平川聞,嘴角微微上揚。
“哦?德川家康?”他看著城下那個其貌不揚,但姿態謙卑到極點的中年人,心中暗道:“這只老狐貍,果然來了。比我想象的,還要快一些。”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