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津國,大阪。
這里是倭國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和港口,也是織田信長控制畿內的核心據點之一。
然而,往日里繁華喧鬧的街道,此刻卻是一片蕭條。
商鋪關門,百姓閉戶。
街道上,只有一隊隊盔甲鮮明、手持長槍的足輕,在來回巡邏。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緊張而壓抑的氣氛。
因為,大夏的軍隊,來了。
而且,是以一種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方式,從天而降。
當丁遠率領的數百艘大夏戰船,遮天蔽日般出現在大阪灣的海面上時,整個大阪城都陷入了恐慌。
駐守在這里的織田軍將領,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有效的抵抗,港口的防御工事,就在大夏艦隊的艦炮轟擊下,化為了一片廢墟。
陳平川率領一萬五千精銳,幾乎是兵不血刃的就完成了登陸,并在大阪城外,迅速建立起了一座堅固的營寨。
消息傳到正在向大阪進軍的織田信長耳中,他震驚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從……從海上來的?”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大夏軍的戰艦能裝多少人?
一萬人?兩萬人?
這么點人就敢直接登陸?
“主公,現在怎么辦?大夏軍已經搶占了先機,我們是繼續前進,還是……”一名將領遲疑地問道。
“進!為什么不進!”織田信長回過神來,眼中迸發出駭人的兇光,“他以為靠著一萬多人,就能拿下我的大阪嗎?癡人說夢!”
“傳令全軍,加速前進!我要在大阪城下,將這支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夏孤軍,徹底碾碎!”
織田信長非但沒有被嚇倒,反而被激起了前所未有的斗志。
在他看來,陳平川的這次突襲,雖然出人意料,但也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孤軍深入。
一萬五千人,遠離后方基地,補給困難。就算有兇猛的火器又如何?
彈藥總有打光的時候!
只要自己用五萬大軍將其團團圍住,斷其糧草,不用一個月,這支大夏軍就會不戰自潰。
帶著這樣的自信,織田信長率領大軍,抵達了大阪城外。
兩軍隔著一片開闊的平原,遙遙相望,一場決定倭國命運的大決戰,一觸即發。
……
決戰當日,天色陰沉,烏云密布,仿佛預示著一場惡戰的到來。
織田信長身穿他最喜愛的那套“黑漆涂南蠻胴具足”,騎著一匹高大的黑馬,立于陣前。
他的身后,是黑壓壓的五萬大軍。
織田信長沒有選擇守城,而是主動出城,在平原上,擺開了一個巨大的陣勢。
這個陣勢,兩翼前出,中央后縮,如同一只展開翅膀,準備捕食的巨鶴。
正是倭國戰國時代,最為著名的陣法之一——鶴翼陣。
三萬名手持長槍和倭刀的步兵,組成了鶴的身體,位于陣型的中央。
而鶴的兩只翅膀,則是由三千名鐵炮足輕組成的。他們分列左右,黑洞洞的槍口,對準了遠處的大夏軍陣地。
在陣型的最后方,還隱藏著一支精銳的力量——由柴田勝家率領的一萬騎兵。他們是織田信長的殺手锏,將在最關鍵的時刻,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織田信長看著自己精心布置的陣型,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在他看來,這個陣法,堪稱完美。
大夏軍的火器雖然厲害,但只要他們敢于進攻,就會陷入自己兩翼鐵炮隊的交叉火力之中。
一旦大夏軍被火力壓制,陣型出現混亂,中央的步兵主力,就可以趁勢掩殺。
而那一萬騎兵,更是可以隨時從側翼發起突擊,徹底打亂大夏軍的部署,收割勝利的果實。
他相信,在自己的“鶴翼陣”面前,任何敵人,-->>都將被撕得粉碎。
……
與織田軍的嚴陣以待相比,大夏軍的陣地,則顯得有些“單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