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多忠勝毫不猶豫地說道:“主公,織田大人待我德川家不薄。如今他有難,我們理應出兵相助!我愿親率本部兵馬,前往大阪,助織田大人一臂之力!”
他是個純粹的武士,忠義二字,刻在骨子里。
德川家康沒有看他,而是將目光投向了井伊直政。
井伊直政沉吟片刻,才小心翼翼地開口:“主公,本多大人的忠勇,令人敬佩。但……恕我直,此戰,我德川家不宜過早介入。”
“哦?說來聽聽。”德川家康似乎來了興趣。
井伊直政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主公請想,大夏軍遠道而來,兵鋒雖盛,但后勤補給必然是其軟肋。他們能速勝,靠的是精良的火器和出其不意的戰術。而織田大人,占據天時地利人和,麾下猛將如云,兵力也占優勢。這一戰,無論誰勝誰負,都必然是兩敗俱傷的局面。”
“兩敗俱傷……”德川家康咀嚼著這四個字,眼中泛起異樣的光芒。
“正是!”井伊直政繼續說道,“若織田大人勝,但損失慘重,他必然要依靠我德川家來穩定局勢,屆時,我德川家在織田政權中的地位,將無人可以撼動。若……若大夏軍勝,織田大人敗亡,那大夏軍也必然元氣大傷,無力東進。屆時,整個關東,乃至整個天下,都將是我德川家的囊中之物!”
“所以,”井伊直政躬身一拜,“臣以為,眼下最好的策略,便是坐山觀虎斗。我們只需穩守關東,靜待時局變化即可。”
本多忠勝聽得目瞪口呆,他指著井伊直政,氣得說不出話來:“你……你這是不忠不義!”
井伊直政卻不為所動,平靜地回答:“我忠于的,是德川家的未來。”
德川家康擺了擺手,制止了兩人的爭論。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遠方的天空,悠悠地說道:“井伊說的,有道理。但,還不夠。”
“主公的意思是?”井伊直政有些疑惑。
德川家康轉過身,臉上露出一絲老謀深算的笑容:“坐山觀虎斗,固然是好。但若是能給其中一只老虎,遞上一把刀子,豈不是更好?”
本多忠勝和井伊直政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
“主公,您是想……”
德川家康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吩咐道:“取筆墨來。”
很快,筆墨備好。
德川家康親自研墨,提起筆,在一張精美的信箋上,寫下了一封信。
信使用漢字書寫,內容極盡謙卑恭敬之詞。
他先是盛贊了大夏皇帝陳平川的天威,然后痛斥織田信長殘暴不仁,荼毒天下。最后,他表示,自己早就對大夏心生仰慕,愿為天朝先驅,與大夏皇帝陛下,東西夾擊,共滅織田,事成之后,愿與大夏共分倭國。
寫完之后,他將信交給井伊直政,吩咐道:“派最可靠的使者,立刻將此信,送往九州唐津城,親手交到大夏皇帝的手中。”
“是!”井伊直政接過信,心中對主公的謀略,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一招,實在是太高了!
送這封信,無論結果如何,德川家都立于不敗之地。
如果大夏皇帝信了,與德川家結盟,那滅掉織田信長,就更多了幾分把握。
如果大夏皇帝不信,那也無妨。這封信,至少表明了德川家的一種態度,一種“親善”的態度。將來萬一織田真的敗了,德川家在與大夏談判時,也能多一份籌碼。
“真是……老狐貍啊。”井伊直政在心中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