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生急忙說道:“技術科對最近這段時間總裝車間的生產情況做了統計分析,咱們車間生產效率比之前整體提升了一倍左右,而試驗小組更是提升了3倍有余”
“嘶真有這么夸張?”朱海生一臉震驚的問道。
而李長安翻閱文件的動作也停了下來,同樣一臉不可思議的看向吳春生,等待他的很好回答。
“確實是夸張了些,但這就是事實,我拿到這份統計表之后和下面的同志們反復確認了三次,確定沒問題!”吳春生語氣肯定的說道。
得到確認之后,李長安和朱海生也懵了。
這段時間他們也在關注生產車間的情況,也知道那個新的生產流程效果挺不錯的,但卻萬萬沒有想到效果竟然如此夸張。
“衛國同志,你那個方案只是調整了一下生產流程,為何效果會如此的顯著,到底是怎么做到把生產效率提升3倍這么夸張呢?”李長安看著周衛國問道。
周衛國笑了笑說道:“生產車間的效率提升不僅僅得益于生產流程的調整,還得益于新工具的普及使用。”
接著他指了指李長安手中的文件,繼續說道:“根據匯總的數據顯示,從零件分揀、工序銜接,到成品檢驗,每個環節的耗時都比之前大幅縮短,效率提升是必然的,而且這還不是極限,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還有提升的空間?”李長安一臉激動的問道。
“當然有了,等工人們對新的生產流程熟悉了,到時候我再研究一些新工具,效率至少還能提升三分之一。”周衛國自信的說道。
雖說現在5個小時組裝一臺小四輪,在李長安等人看來已經很夸張了,但是在周衛國看來只能說馬馬虎虎。
前世他可是參觀過國內最大的拖拉機廠,人家的工人可以做到25小時裝配一臺中型拖拉機,自動化裝配車間更是10分鐘就會有一輛拖拉機下線。
而他們十多個人5個小時才裝配好一臺,連及格線都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