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歲的許國強,也都是技術過硬的老手。
年齡最小的是
17
歲的趙紅兵,剛進廠沒多久,臉上還帶著幾分青澀,但整個人看起來很機靈。
簡單將人認了一遍后,周衛國便詢問起了他們維修組的日常工作。
對組里的情況有了大致了解之后,周衛國便安排陳志國和許國強帶著年輕人們去三號車間進行日常機器檢查,自己則讓薛富貴帶著他熟悉廠里的整體情況。
薛富貴是個熱情的人,他帶著周衛國一邊在機械廠里慢慢轉悠一邊向他介紹著廠里的情況。
經過薛富貴的介紹,周衛國也對陰山縣機械廠的基本情況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作為三線小廠,陰山縣機械廠主要負責拖拉機組裝,因為有機床,可以生產一些簡單的配件,可沒啥研發能力。
像柴油發動機這種重要零件,全得靠地委那邊的拖拉機廠供應。
要是那邊供貨不及時,咱們這邊就得停工。
但好在廠里的拖拉機在本地還算受歡迎,所以廠里的效益還算不錯,相對著廠里職工的待遇還算不錯。
只不過,在了解完廠里的情況后,周衛國知道這種好日子維持不了太久。
陰山縣機械廠自己沒有研發能力,而且產品還極度的單一,根本就沒有什么競爭力。
這樣的廠子也就能靠著政策活著,一旦計劃經濟徹底轉向市場經濟,準完蛋。
不過好在改革開放還得幾年,再加上政策慣性,五到十年內機械廠還是能維持的。
最重要的是,周衛國很清楚自己不可能在這個小廠待那么長時間,最多一兩年自己就能走上更大的舞臺。
所以,陰山縣機械廠注定只是他的一個過渡跳板。
轉悠了一個多小時,將廠里的生產車間、辦公區域、宿舍以及食堂等場所都轉了一遍后,兩人這才回到了技術科的辦公室。
屁股還沒坐穩,就看到吳春生急匆匆地跑了進來,神色有些急切的說道:“周組長,廠長讓你趕緊去一趟他的辦公室!”
周衛國心里一怔,不知道廠長突然找自己有什么事,但還是立刻應聲:“好,我這就去。”
說完之后,他便快步向著辦公室外走去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