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他在早期占領豐邑后,一度滿足于此,產生了守著一畝三分地的想法。”
“他不一樣是為了活下去嗎?”
陳衍繼續道:“土地兼并危害為什么大,不就是因為百姓被搶走了田,沒有了收成,活不下去了。然后走向起義推翻王朝嗎?”
“所以,生存!便是戰爭的本質以及基層邏輯!”
“原來如此......”李泰喃喃自語,轉而問:“既然如此,那么陳先生,是不是所有的戰爭都是有跡可循的?”
“對,沒錯!所有的戰爭皆有跡可循。”陳衍道:“你想想,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百姓,你活得好好的,家里有田有糧,一家人可以吃飽穿暖,日子雖然平淡,卻也安穩幸福。”
“你樂意跟人去造反打仗嗎?”
“當然不!”李泰脫口而出,“那不傻嗎?”
“我過得好好的,干嘛要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拼命?”
“你看,這不就完了嗎?”陳衍淡笑。
杜構和房遺直幾人若有所思,好像悟到了什么。
陳衍停頓片刻,讓大家消化一下,才繼續問:“既然了解了戰爭的本質,那么我再問你們,你們認為大唐目前可能遭受外敵入侵嗎?”
“大唐周邊幾個國家都表現出了臣服的意思,派遣使者來到我們大唐,尊稱我們的陛下為天可汗。”
“那么他們真的臣服了嗎?”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驚了。
陳衍平靜道:“對于這個問題,我可以給予你們一些時間,慢慢想,不著急。”
此刻,課堂內一片安靜。
除了兕子和城陽這幾個當故事來聽的小孩子,其余之人紛紛陷入了沉思中。
本以為回答這個問題的會是杜構、房遺直他們,亦或者魏王。
卻不曾想,高陽最先說:“反正我是不相信那些人會真的臣服,歷史不早就給出了答案了嗎?”
“昔年漢武帝把匈奴打得元氣大傷,一度俯首稱臣。可后來呢?一旦中原王朝出現動蕩,他們立刻卷土重來。”
“而且你剛剛也說了,生存是戰爭的本質,大唐周圍有太多游牧國,他們缺少的生存資源不要太多,怎么可能停止入侵大唐?!”
一段話,如驚雷般炸響在所有人的腦海,瞬間讓他們從往日的盛況中脫離。
“陳先生,你的意思是......”李泰急了。
陳衍目光掃過他們,“看來你們明白了。不錯,大唐目前看似一片欣欣向榮,但今年或許是近年來唯一可以安穩的一年了。”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休養一年,明年,戰火又將被點燃。”
“哪怕周圍的異國不來入侵,我相信陛下也會主動起刀兵。”
“生存之戰,無可避免!”
“你們看,這就是學歷史的意義,我們要了解的,是人性與一切的基本邏輯。”
“等你真正深入了解后,你會發現一切的一切都能在歷史中找到答案,有跡可循!”
“......”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