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燃獨自游走了京城的幾條熱鬧街道,今天放晴,大家都出門了,這座城市要比初來那天還要熱鬧不少。
一路上蕭燃都在拍照、體驗,試圖了解這個世界的文化底蘊。
其實這個世界的文化發展和前世差不多,只是不知什么原因千禧年前后有些斷層罷了。
忽然接到了黎葉的電話,她問:“怎么樣,加入作協沒?”
蕭燃苦笑,“沒有呢,如你所料,反對的聲音太大,暫時是加入不了的了。”
“是么?說說看。”
于是,蕭燃花了幾分鐘說清楚了自己和韋藝、韋海兄弟的恩怨糾葛。
其實說恩怨糾葛并不正確,因為蕭燃至今沒有和韋海正面交鋒過,上次的音樂上的碰撞只是一個意外。
黎葉聽完,又覺得蕭燃承諾三個月在華國出版社出版作品是一件很自不量力的事情,至少就蕭燃目前的表現出來的文學水平還打動不了人家出版社的總編。就算蕭燃是百年難遇的天才,三個月也顯得捉襟見肘。
不過蕭燃并不擔心,反而頗有信心。
黎葉也沒辦法過多干涉,只是賭局已成,希望蕭燃可以有什么出人意料的表現吧。
再者就是黎葉打電話給蕭燃并非只是詢問入會一事,而是她要今天就要返回華文網總部了。
蕭燃還挺意外的,黎葉不是說要在京城玩半個月的嘛?怎么突然就要回去工作了?
黎葉說工作突然需要,身不由己。
并且嚴令要求蕭燃不要斷更。
不要斷更、不許斷更、不能斷更。
蕭燃只得答應,先搪塞這個編輯再說。
祝黎葉歸程一路順風,掛了電話,蕭燃又有些茫然,在這座城市好像又陷入了孤單。
站在結冰的河邊看著在冰面玩耍的路人,蕭燃忽然想起一首歌《2002年的第一場雪》,這首歌也是蕭燃對雪景的第一次憧憬。
剛向哼唱一段,手機鈴聲又響了起來,蕭燃誤以為又是黎葉電話,接過就說:“怎么了,編輯大人?還要什么需要叮囑我的?”
“嗯~蕭燃先生,我是酒店前臺。”
原來是酒店前臺小姐姐,蕭燃略顯尷尬,笑問:“前臺啊,有什么事嘛?”
“有一位小姐來酒店找您,您方便嗎?”
“小姐?誰啊?”
“她沒說名字,但是她說和您認識,在酒店的餐廳等您呢,您要見一下嗎?”
蕭燃納悶,人生地不熟的京城能有什么女性朋友找自己?
費小玲?
不對,費小玲有電話和微信呢,隨時聯系就行,根本沒必要不透露姓名在酒店等。
可是除了費小玲,蕭燃想不到還有誰知道他住在哪個酒店。
“她長什么樣?”蕭燃問。
“呃~長得挺高的,很漂亮,長頭發。”
高、漂亮、長頭發?
蕭燃努力地從記憶里面搜尋符合這個特征的朋友,有鎖定某個人,但是又不怎么敢確定,“讓她等等吧,我回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