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說起來。
華惠靈并非是華宗延的親孫女。
華家第二代不止華宗延一個人,他還有一個親哥哥、一個親弟弟。
親哥哥叫華宗瑞。
親弟弟叫華宗庚。
華宗瑞是80、90年代東南亞著名的糖業大王,如今也是橡膠業大王。
不過華宗瑞去世的比較早,93年就離開人世間了,最后繼承他家業的人,一半是華宗延,另一半則就是華惠靈。
1982年,華惠靈出生于吉隆坡,一出生就是被捧到手心里的公主。
是華宗瑞最疼愛的小孫女,甚至把華惠靈當做了集團繼承人培養,而華惠靈還真的有商業天賦,11歲便去集團就職。
問:
為什么華炳輝要認陳澈當干兒子,其實從華惠靈身上就能看出一二。
華宗瑞去世后,華惠靈就被過繼給了華炳盛夫婦,也成了華宗延的孫女。
原本華宗瑞的家業該華惠靈繼承,這是對方的遺囑。
就算不是華惠靈,也應該是她的三個叔叔繼承,這是人之常情的事。
直到,華炳耀上臺。
在華炳耀沒有上臺之前,其實整個華家是有點散的,各自在各自領域發展。
可華炳耀上臺后,集權主義來了。
現在華家雖然也是各自安好,但因為大恒銀行的存在,整個家族的權利包括各個產業之間,有一多半被華炳耀握著。
就拿華宗瑞的集團來說,大恒銀行旗下的基金公司占股67%,另外還有15%被華惠靈等人持有,還有18%被其他人持有。
而華宗瑞還沒有去世前,大恒銀行只是持有23%而已,還沒這么多。
說好聽點,這叫整合。
說不好聽的,這就叫吞并。
華宗延擔任掌門的時候,大恒銀行的存在就真的只是協調和管控。
但華炳耀這么多年來,把權利大大的集中在了自己身上,雖然說大恒銀行的股份是家族共有,但誰當家做主誰的權利可就太大了,這一點都不夸張。
華炳輝之所以害怕華炳耀,就是因為大恒銀行的滲透能力太強了。
在全世界,大恒銀行差點。
不過是排名前二十的小銀行。
可在整個家族,乃至東南亞,大恒銀行的勢力可不是小銀行。
華炳耀的集權整合當然有好處,也是十多年來能讓華家更上一層樓的利器,并且現實一點講,大家起碼掙的更多了。
對于這點。
所有人都是又怕又享受。
就拿華炳輝來說吧,如果不是華炳耀的勢力龐大,他不可能在澳山風生水起,起碼不可能這么快,且這么順利。
好處嘛,顯而易見。
背靠大樹好乘涼嘛,對不對。
但壞處也不少。
就像華炳輝擔心的那樣,有時候你過于依賴的東西,反而是最能傷害你的。
這些年家族成員無論干什么,大恒銀行都要插一腳,尤其是干成功的產業,滲透能力讓人又驚又怕,又無可奈何。
其實這么久了,當然也有人不想讓華炳耀入股,但下場不是一般的慘。
別的不多說。
他模仿你,你受得了嘛。
你不讓他入股。
他就扶持別人跟你干。
最關鍵的是,華炳耀的商業能力特別特別強,他往往模仿的比你還牛逼。
當然也有很多人,是欣然接受被大恒銀行吞并的,例如華惠靈。
領導人是具有魅力的。
華惠靈就甘愿聽華炳耀安排,無論是就任集團主席,還是和其他家族聯姻。
華惠靈沒有跟華炳耀對著干。
這么多年也特別吃香。
一來,有整個家族的支持,她的集團這么些年也是比華宗瑞在世時還要厲害,起碼涉獵的更深了,也掙的比以前多。
二來,她的身份水漲船高,整個東南亞敢跟她叫板的名媛,幾乎沒有。
三來,她的婆家也就是她丈夫,也是世家豪門,整個東南亞一多半的豪車市場都被他們掌控,這么多年她也很滿意。
什么叫豪車市場呢。
就比如柯尼塞格、布加迪、法拉利和奔馳什么的,你在東南亞那些熱門城市,隨便進一家4s店就有很大幾率是她丈夫開的,當然了這背后也有大恒銀行的影子。
她婆家本身就是馬來西亞的貴族,這么多年也是待她非常的好,一個穆斯林家族只娶她一個兒媳婦,就可見一斑。
她婆家一直都是一夫多妻。
到她這里斷檔了。
這因為什么不必多說。
對于這個二叔。
華惠靈是特別崇拜和尊敬的。
這也導致她和秦雅南的關系,相對來說非常好,起碼沒有任何的交惡。
進入別墅里面,姐妹倆好久不見也是一番敘敘舊,都等待著四爺華炳承的到來,共同商量一下,接下來的應對。
其實也沒什么好商量的,畢竟老爺子都默認的東西,還能反悔不成。
那就太難看了。
其實主要還是秦雅南擔心,擔心陳澈會被某些人利用,不懷好意。
這些年老太太一直蝸居大馬,今天這個陣仗當眾宣布陳澈的特殊性,讓沒有經歷過家族斗爭的秦雅南也沒什么底。
秦雅南能做的不多,只是提前和這些人打招呼說一下,陳澈很單純…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