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根據調查,在不出售債券基金和資產業務的情況下,kang·hapthanh已經沒有多少資金儲備了,逼近危險。
在換手和出售兩個選擇中。
kang·hapthanh選擇了后者。
…
“說起來,我還真沒來過這里。”
車內,陳澈看向外面的街道,略有感慨的說了那么一句。
秦雅南見狀笑了笑道:
“沒關系,你以后會經常來的。”
車隊從第七大道的納斯達克交易所附近出發,最終來到了下城區。
而一條狹窄卻又極具影響力的街道逐漸在眼前清晰,兩旁林立的高樓透著一種嚴肅而專業的氣息。
雨水順著樓體的外立面流淌而下,像是在沖洗著這里每日發生的金融風云。
小雨依舊在下著,似是見證者一般默默注視著這一切。
車門被保鏢打開,陳澈的皮鞋踩在濕漉漉的地面上,抬頭回望了一眼此時算不上嘈雜,路人匆匆忙忙的街道。
華爾街。
看著不遠處紐約交易所的旗幟,陳澈沒有駐足多久,便跟上秦雅南的腳步,并在伊芙琳的帶領下走進這棟有點破舊的大樓。
大恒銀行也在不遠處,說一個特別有名的地方,911事件附近。
區別于everpass買下了第七大道的一棟物業有自己的總部大樓,kang·hapthanh雖然市值近百億美元,卻顯的有破敗,甚至不像大公司。
甚至!!
它還和別人共用一層。
辦公面積僅有370平米左右。
員工人數也僅僅只有36人。
真的是樸實無華啊。
伊芙琳是代表everpass此時來對接收購談判的主要負責人。
走進公司后,在陳澈打量著有些一難盡的公司環境,伊芙琳已經在前面見到了科爾伯格,一個白人卷毛老頭。
“科爾伯格先生,又見面了。”
走進公司,伊芙琳上前握手。
科爾伯格看起來情緒不是多高,但依舊臉上擠滿笑容回應道:
“伊芙琳女士,歡迎你的到來。”
在國外,名字更接近于代號。
科爾伯格是人家的姓,所以這么稱呼沒有問題,而伊芙琳是華裔嘛,她取的這個名字既可以是姓也可以是名。
雙方見面,區別于伊芙琳他們烏泱泱的一群人,科爾伯格旁邊只有他的秘書和行政兩個人,其他人仍在照常辦公。
這點,和國內的職場氛圍完全截然相反,不能說這里沒有形式主義,只能說美國的人情世故相比之前都挺直白。
美國的形式主義也很嚴重,是一點都不比國內差,尤其是政治和宣傳。
形式主義哪都有。
只是表現形式不同。
美國這邊更像是“說了也不做”,而國內就像是“說了以后做”。
印象中,一提到華爾街的公司,就是一個大廳里烏泱泱的人頭忙來忙去,其實那只是金融行業里的一類。
那一類被稱為金融中介。
在這點上國內和美國不一樣,國外比較混亂一些,沒有國內那么嚴格,具體怎么做還是要看公司主要運營邏輯。
everpass就是什么都做的大投行,有保險、券商、信托什么的。
而kang·hapthanh其實更像是基金管理公司,它可以不需要把公司弄成交易所那樣烏泱泱全是人,不需要每秒都在交易。
邏輯呢也很簡單,就是kang·hapthanh看好什么公司后,一點點持股、投資最后達到控股的目的。
最后或賣,或管理。
它本身不需要什么中介,畢竟紐交所就提供了平臺對吧,不需要多對多或者一對多的方式進行交易賺差價。
其實早年間kang·hapthanh也有做資管業務的,就是買大量的股票然后給那些散戶購買基金,但后面放棄了。
今天的談判桌是一個小會議室,裝修頗為老舊,典型的英式裝修。
幾人進入后坐在位置上,伊芙琳連忙示意身旁秦雅南對科爾伯格介紹道:
“科爾伯格先生,這是我老板,也是這次想要和你達成合作的主要人。”
科爾伯格聞看向秦雅南,慢半拍的反應過來,卻轉過頭反問道:
“伊芙琳,你離職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