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
辦公室內,陳澈剛送走韓立宇,穿著白色短袖的謬清便走了進來。
陳澈見狀示意會議桌那邊:
“剛和韓總說完你就來了,不過先不著急找他,等一會再一起來。”
謬清坐下問道:
“董事長是想說配送方面吧?”
陳澈點點頭道:
“不錯,你目前負責這方面,不知道你有沒有什么想法和規劃。”
謬清直接道:
“主要還是成本問題,現在其他同行都沒有做,我們會不會太冒險?”
陳澈笑而不語反問道:
“星巴克沒有嗎?”
付彩虹把咖啡放下,謬清點頭道謝后重新看向陳澈,思忖著道:
“他們和餓了么達成合作,是搭建配送業務,但具體什么時候不知道。”
陳澈點頭道:
“說不定下個月就會用,而且還是專送的形式,這可能性很大。”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不能說是在全部行業,在大部分行業里這些外國品牌都是傲氣十足,不但貴創新還少。
讓各個行業的國產品牌,每一次都是以創新者的身份用性價比沖出來。
聽到有可能下個月就會用,謬清不由陷入沉思,隨即略有擔憂道:
“如果星巴克有了配送,那對于我們和瑞幸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啊。”
現如今,華夏市場上那些自營咖啡店不提了,現如今只有星巴克、瑞幸、新喜、manner等忽略不計。
manner創立雖早,但卻是滬海那邊的小精品咖啡調調,今年才獲得像樣一點的融資,壓根不足為懼。
蜜雪冰城的幸運咖也創立早,但發展戰略有問題,導致發展的亂七八糟,在咖啡和奶茶之間,蜜雪首選奶茶。
未來會有其他品牌,乃至國外很多品牌伺機而動,例如小八嘎國家的品牌,早就想踏上這片土地上了。
但目前,華夏咖啡市場上只有星巴克、瑞幸、新喜三家連鎖店。
陳澈來自后世不慌,謬清卻并不是那么自信,畢竟那可是星巴克。
賺那么多錢,稍微補貼一下…
陳澈注意著謬清的表情,心里差不多明白對方在擔心什么,笑道:
“所以我現在找你來,就是問問你怎么看待配送這個問題的發展。”
謬清推了推眼鏡:
“我還是之前的想法,采用和瑞幸一樣的策略,甚至連順豐都不用,不過上次聽到董事長的規劃,我后來想了想也是沒問題的贊成自配送的方案,就是不知道成本上要控制到多少,才合適?”
陳澈笑著道:
“我今天讓你過來,就是為了說自配送的問題上,和星巴克一樣。”
謬清疑惑道:
“和星巴克一樣?”
陳澈看向付彩虹,隨即接過那份商業計劃書,遞到了謬清面前道:
“即時配送獨立出來,讓對方退出新喜專送,價格上我們可以磋商。”
謬清有些震驚,沒想到什么東西陳澈都要自己碰,這成本太高了。
不過如果是獨立出去,那代表不是新喜內部成本,至于是誰的…
謬清手上厚厚一本,正是名叫小象快送的計劃書,劍指即時配送。
如今即時配送是白熱化戰爭階段,從任何角度看都不適合進軍。
而陳澈的規劃里,它除了服務新喜咖啡以外,還有兩種不同的結局。
第一個是賣掉。
第二個是進軍團購零售。
對于新喜咖啡的配送方式,陳澈知道外賣平臺好,畢竟省心省力。
新喜開發了app,但目前更多是出自一種品牌保護的策略,實際上未來想要跟外賣平臺所抗衡是很難的一件事。
10個喝咖啡的顧客里,有5個使用新喜app下單就已經很可以了。
陳澈當然不甘心如此。
美團和餓了么等外賣平臺流量和配送是優勢,但他們抽成太高了。
如今只能靠優惠補貼的方式,來彌補這一方面的不足。
瑞幸那邊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押注小程序多一些,把app的流量放到了企業微信里面,靠私域的方式獲客。
陳澈目前也準備這樣,只不過并不是全部照搬,他需要開發好app,最好是在上面出現可以粘性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