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我們來這里干嘛?”
很快,邁巴赫s680來到了中關村廣場這邊,直接停在了地下停車場。
而聽到砰砰兩聲,輕推車門讓它電吸的陳澈對周禮兩人笑罵道:
“這是電吸門,能不能注意點。”
周禮聞一愣,隨即重新打開車門又輕推回去,發現吸住后驚嘆道:
“哇,這么高級啊。”
陳澈見狀無奈笑了笑,可能是后世的記憶作祟,他有點忘了兩人現在是不是真的被保護的太好所以沒見過世面。
周奕也試了一遍電吸門,隨即看見陳澈主動離開,不由忙跟上道:
“新新哥,咱們來這里吃什么啊?”
周禮也跟上道:
“是啊哥,咱去全聚德吃烤鴨唄,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我還沒有吃過正宗燕京烤鴨呢。”
陳澈笑問道:
“誰告訴你全聚德正宗了?”
周禮思索著道:
“電視里說的啊,燕京招牌。”
陳澈點點頭道:
“行,哪天帶你們倆去吃。”
自從全聚德開連鎖店后,這個品牌的口碑一直在走下坡路。
聽說燕京人都不吃了。
陳澈以前陪客戶吃過,總體來說還算不錯的,當然那是他沒有花錢。
都說全聚德的毛病是不親民,不在乎錢的情況下可以嘗嘗,尤其是他們燕京的老店,并不似連鎖店那么夸張。
敲定了全聚德,周禮挺高興,只是看著車來車往的地庫又不禁問道:
“那今天晚上我們吃什么?”
陳澈看著手機道:
“別問了,跟我走就行。”
周奕聞幫腔道:
“就是,老是問問問的,又不是你花錢請客,你老是問這干啥。”
“嘿。”
周禮作勢要踹周奕,陳澈看著這兩人真是無語,以前怎么沒發現這倆小子這么鬧騰呢,難怪二姑總是抱怨。
不久,三人來到了地面上,幾乎沒有走多遠便在廣場上看到了一家門前擺著兩排花籃的店鋪,此時門庭若市。
瑞幸的門店是藍色、黑色為主。
新喜的品牌則是采用暖色系,品牌基調為橙紅色,學名叫做華夏傳統的杏紅色,門店目前則以黑白、紅白設計方案為主,中關村這邊是紅底白字。
門頭上,最為醒目的是白色的joyfulcoffee字燈,旁邊用小字寫著新喜咖啡,logo則是一個咖啡熊餅圖設計。
新喜咖啡的整體設計,就是黑白和紅白兩種大熊的設計基調,圖標上的大熊雖然設計成了偏國際范一些,像瑞幸咖啡一樣只是簡圖,但店內的裝修和周邊主打的就是一個喜慶的微笑咖啡熊。
店外,陳澈踩在紅毯上準備進去,周禮打量著前面突然反應過來:
“哥,這是你的店嗎?”
“別瞎問,先進去看看。”
陳澈沒有多解釋,直接帶著他們兩個走進了店鋪的內部。
見到迎面走出來的順豐小哥,他不禁停下來看著對方抓著咖啡走遠。
在紅白配色的包裝袋上,印著代人和廣告詞:“驚喜在握”。
正面是紅底白字的海報設計,寫著joyfulcoffee、新喜咖啡、驚喜在握,背面則是一張半全屏的代人圖片,下放一個橫條上寫著joyfulcoffee。
兩邊側面分別是:“一杯新喜·遇見驚喜”的廣告詞和另一邊不同文案的關心詞和祝福詞,中間穿插著笑臉表情。
新喜咖啡試營業面臨著很多困難,其中配送是中間比較大的問題之一。
如今的即時配送還不成熟,美團、餓了么還未完全開放配送,選擇同城速遞又面臨著:成本遞增的巨大問題。
是第三方配送,還是自配送?
目前燕京的三家店,都是采用自配送和第三方共同啟用的模式,每家店3名駐店配送員,在app上限制了配送范圍和階梯起送價,與此同時和順豐合作。
從用戶角度看,是店鋪3公里內配送免費,距離越遠則需要額外配送費。
這種方式目前不是統一的,畢竟如今是試營業,總要得出數據。
而在當今階段,外賣訂單完全是賠本的生意,但賠本也要有這項選擇,在這點上新喜不會含糊,該省省該花花。
新喜咖啡未來在配送方面,面臨著三種不同的選擇,一是外賣平臺即時配送、二是同城速遞配送、三是自配送。
三者的成本都不小。
餓了么一單6塊。
順豐速遞一單10塊。
自配送不用說了,那都不是幾塊幾塊錢的成本,背后需要龐大資本支持。
但你還真別說,陳澈在心里一番抉擇后還是選擇了自配送。
同城即時配送在2018年還是群雄逐鹿的局面,且未來的市場非常大。
目前新喜就是以自配送為主,因為陳澈當初說過,要打造poi+aoi畫像、騎手路線,韓總正在加班加點制作。
等app2.0版本上線這項功能后,陳澈可以不夸張的說:
在全世界,新喜咖啡將會是第一個告訴用戶:餐制作時間預估、騎手走到哪里了、距離用戶還有多少米的app。
現在瑞幸包括餓了么、美團都只會告訴用戶:“商家正在加緊制作中…”、“騎手正在配送中…”,卻不會告訴用戶具體到了什么地方,連預估時間都沒有,只有送達時間,還經常性的超時。
現如今京東、淘寶都有畫像軌跡,但他們精確不了詳細進程,甚至不夸張的說,他們的路線都是模擬的。
一個從廣東發往燕京的包裹,上面顯示到湖北了,其實具體那輛車到哪了他們也不知道,只是模擬了一個大概。
新喜要是今年把這項技術搞出來,真就成了全世界第一人。
其實這項技術不是什么秘密,美團和京東等品牌已經開始布局相關系統。
但為什么新喜是第一個開發出來,大致原因有以下幾個:
系統小、基數小、投入大。
開發這項技術,陳澈目前只是為了服務新喜咖啡app,雖然仍然需要買設備、買流量、買地圖,但近一年騎手不會超過10000人、不超20個城市,北斗已經開始提供服務,所以相比較淘寶、美團等布局全國的系統,新喜的系統成本不算大。
其次受定位技術、ai技術的影響,在精度和智能調配方面,今年就算開發出來了也不如后世,甚至會出現各種問題,更沒辦法短時間應用至全國,美團等都是大企業,經不起拿出半成品出來考研市場。
而新喜咖啡是新公司,在客戶的預期心理上,并沒有那么多負擔。
所以這個頭銜他自封的心安理得,甚至相信市場更多會給予他們肯定。
現在瑞幸已經加入美團,陳澈看過他們幾家店的評論,除了口味以外,最大的差評就是有關于配送問題的。
無論是冷飲還是熱飲,長時間的配送影響口感外,超時二字就是點火索,所以這個階段的瑞幸被罵的很厲害。
現在的瑞幸才成立不到一年,總共不到30億資金盤,卻規劃著2000家門店,請明星、做營銷,所以對方在產品和體驗上有多少缺點不需要一一舉例。
從供應商到品牌設計、大數據分析系統、應用軟件、規章制度、營銷手段、宣傳推廣、配送方式以及產品本身上,新喜幾乎是穩穩的壓了瑞幸一頭。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陳澈也并不是全方位碾壓,在門店規模、口碑積累和股東位數上,新喜不如瑞幸。
而且在優惠補貼上,新喜的規劃是試營業大量補貼,正式營業后就會變成半折喝咖啡,以此類推往后越來越貴。
這不是陳澈著急賺錢,有了南姐的大力支持以后,他倒是沒那么急了。
他純粹是為了放水而已。
秦雅南的資本吊打老陸,如果新喜全方位碾壓瑞幸,那瑞幸還怎么迅速擴張,新喜只需要在后面咬著就行了。
得讓瑞幸看到新喜的不足之處。
所謂圍師必闕,口碑和股東資源這方面不提,在門店規模和補貼上新喜必須放水,把門店數量控制在小于瑞幸500家~1000家,也就是說新喜暫時不會開那么多家店。
至于為什么要放水。
后面就知道了。
除了要放水以外,新喜暫時還要學會隱藏實力,得讓瑞幸說出那句:“無論怎么樣,5000對4000,優勢在我。”
就例如配送方式上,新喜要廣積糧緩稱王,跟瑞幸一樣采取第三方合作。
所以選擇順豐和餓了么也是新喜咖啡如今必走的一條路。
選擇順豐和餓了么等第三方,除了配送上的壓力和效果得以保障外,流量入口和品牌效應也是不容忽略的好處。
而和第三方合作的同時,自己的同城即時配送也不能落下,慢慢發展。
…
看著順豐小哥走遠,陳澈在兄弟倆的目光中,收起思緒走進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