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望著高力士忐忑的樣子,他也沒有要怪罪的意思。
畢竟是幾十年的老友了,說是他身邊最親近,最信任的人也不為過。
為了這點小事,他還不至于遷怒高力士。
思及此,他不禁長嘆口氣,旋即低聲呢喃道:“朕本以為,壽王琩可堪大任,如今思來,心性仍是差了一些,而且武氏”
武氏怎么樣,李隆基沒說。
但一旁的高力士卻是聽明白了李隆基的顧慮。
如今,李隆基已然年過半百,而武惠妃,如今不過三十六七。
須知當年的則天皇后,年紀可是比高宗皇帝都還要大上幾歲。
可在高宗皇帝駕崩之后,則天皇后仍是又活了二十三年方才溘然長逝。
若李琩當真是個有能力的也就罷了,可現在擺明了李琩能得盛寵,靠的還是武惠妃,這就很讓李隆基糾結了。
所以,高力士很容易理解李隆基的顧慮。
而站在李隆基的角度上,也確實有些為難。
立李琩吧,他實在擔心他活不過武惠妃,乃至于李琩斗不過武惠妃。
可若是不立李琩,改立其他人,其他的皇子之中,也沒幾個他瞧得上眼的。
皇長子李琮倒是不錯,能力尚可。
從開元四年開始,便充安撫河東、關內、隴右諸蕃大使。不論從學識還是實績,都算是諸皇子之中的佼佼者。
可惜,皇長子李琮面部有傷,不宜大體。
此外便是李亨,李亨的性格沉穩,唯獨少了幾分機變,守成有余,進取不足,也不符合他對下一代帝王的期盼。
至于其他人,諸如棣王李琰、榮王李琬、永王李璘等人,雖也各有長處,可短處亦相當明顯。
李隆基糾結一陣,忍不住又嘆了口氣。
只是這一口氣還沒嘆完,他腦海中便驀地閃過一張堅毅的面孔。
那張面孔,是皇八子——李琚!
李琚,算是一個這兩年被他忽略的兒子。
但他必須得承認,這幾年中,也唯有這個兒子,讓他感覺到長臉。
不論是他在洛陽時沖冠一怒為紅顏的性格,或是他在太華山下張弓獵虎之勇力,乃至于河西領兵以少勝多的戰績,都曾讓他感到欣慰。
并且,他也必須承認,在開元二十三年以前,李琚的確算得上是他非常看重的兒子之一。
他曾經說過:“琚有才力,善騎射,他甚愛之。”
當初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可不是客套,而是真的出于真情流露。
雖然李琚后來以母見疏薄,對他嘗有怨。
但也不可否認,李琚在他的諸多兒子之中,確實已經算是拔尖的幾人之一。
李隆基認認真真回想了一遍李琚的性格,以及他這兩年的表現。
頓時忍不住扭頭看向高力士問道:“力士,你說,皇八子琚,如何?”
陡然聽見李隆基問起李琚,高力士不由得愣了一下,有些不解其意。
而李隆基剛剛問完高力士,心中便有些后悔了,忍不住自顧自的呢喃道:“皇八子琚,確有勇力,可這些日子這小兔崽子對朕的怨念也是頗深,不行不行”
聽見李隆基的呢喃,高力士表面上還是很懵,心里卻是瞬間掀起了驚濤駭浪。
圣人竟然將八皇子李琚,也納入了立儲的考察范圍?
要知道李琚那可是和太子殿下,鄂王殿下可是一伙的啊。
圣人就不怕立了李琚之后,李琚第一時間給他表演一場玄武門之變?
與此同時,李隆基也想到了高力士心中所憂之事。
當然,他怕的不是李琚和李瑛是一伙的,而是擔心以李琚的爆脾氣,未必肯受他擺布。
畢竟,他現在雖然老了,可也還是皇帝。
既然是皇帝,那么他只要還活著一天,就得維持好朝堂的平衡,以此來保證他屁股下的龍椅穩如泰山。
立李琚這種自己給自己找麻煩的事情,還是算了吧
思及此,哪怕心中有些惋惜,他也還是在心里給李琚判了死刑,繼續將注意力放在了李琩和李亨身上。
看來,最后這太子之位,還得從這兩人之中來選。
做出這個決定后,他也懶得和高力士繼續廢話,轉而問道:“力士,裴氏,崔氏,柳氏那邊,朕已經安撫好了,你覺得,朕什么時候動手比較合適?”
高力士回神,聽清楚李隆基的問題后,臉色頓時又垮了下來。
他苦著臉道:“我的圣人啊,您就別為難老奴了行不,這種事情,您該去找惠妃娘娘商議才是。”
“嗯?”
李隆基訝然的嗯了一聲,緊接著,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眼珠子一轉,沉沉道:“有道理”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