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如洪鐘地吩咐凌云:“傳朕旨意,即刻召集太醫院所有太醫,輪流在鳳儀宮值守,務必保證皇后娘娘安康。鳳儀宮一切用度,皆以皇后身體為先,不得有任何疏忽。再加派可靠人手,內外護衛,嚴禁閑雜人等靠近!”
凌云躬身領命,旋即去安排。殿內宮人聽著這番話,無不心頭一凜。陛下對皇后的重視,已然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齊逾回到榻邊,又拉過錦被替李知安掖好,目光一刻不離她的臉龐。
“陛下,臣妾沒那么嬌貴。”李知安輕聲說,臉上掛著淡然的笑意。
“你現在是朕最嬌貴的人。”齊逾不容置喙。他握著她的手,指腹輕撫她的脈搏,仿佛這樣就能確認她的安好。“從今日起,萬寶商行、云裳閣、民學監,所有事務都放下。朕會安排人手接管,你只管安心養胎。”
李知安聽著他這番話,心中涌過暖流,卻也有些無奈。她看著他眉宇間那份揮之不去的緊張,知他這份擔憂是發自肺腑。
“那臣妾豈不成了閑人?”她故意打趣。
齊逾笑了,那笑容里帶著前所未有的輕松和滿足。“朕養你。你想做什么,等孩子生下來再說。”
他坐在榻邊,不再去處理奏折,只是靜靜地陪著她。這份陪伴,比任何華麗的語都讓李知安心安。
次日,清晨的乾清宮外,文武百官齊聚,等待著皇帝臨朝。昨日關于選秀的議論聲還未完全平息,不少官員心中仍抱著一絲僥幸。
然而,今日的朝會并未如期舉行。內侍總管凌云手持明黃圣旨,在乾清宮門前,面對百官,朗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后李氏,德行昭彰,淑慎性成,母儀天下。今上蒼眷顧,祖宗庇佑,皇后有喜,身懷龍裔,此乃大安之大幸,天下之喜事。朕心甚慰,特昭告天下,普天同慶。大赦天下,減免三年賦稅。京城內外,張燈結彩,與民同樂。欽此!”
圣旨一出,乾清宮前鴉雀無聲。百官面面相覷,臉上神色各異。昨日還在大談選秀,今日皇后卻已身懷龍裔。這突如其來的喜訊,徹底打亂了所有人的算盤。
短暫的沉寂后,朝堂上爆發出一陣震耳欲聾的恭賀聲。
“恭賀陛下!恭賀皇后娘娘!”
昨日那些苦口婆心勸諫選秀的官員,此刻臉上的表情最為復雜。他們前一刻還在為國之根本擔憂,下一刻便被這份天大的喜訊沖得七零八落。那些原本打算繼續上奏選秀的折子,此刻也成了廢紙。
“選秀”之議,至此徹底銷聲匿跡,短期內無人再敢提起。皇帝的旨意明確,皇后有喜,便是國之大吉,再提及其他,便是觸犯龍顏。
消息如同插了翅膀,迅速傳遍京城。百姓們奔走相告,街頭巷尾議論紛紛。帝后情深,如今又添皇嗣,這對于大安而,無疑是最大的喜訊。
京城內外,霎時沸騰起來。酒樓茶肆,人們談論著皇后的賢德,皇帝的深情,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喜悅。減免三年賦稅的恩典,更是讓萬民歡呼雀躍,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比過年還要熱鬧幾分。新朝的民心與威望,在這一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鳳儀宮內,齊逾陪著李知安用過午膳,依舊寸步不離。他甚至讓御書房的奏折移了一部分過來,就在寢殿外的小暖閣批閱,以便隨時能看到她。
李知安看著他這副小心翼翼的模樣,心中既覺溫暖,又有些好笑。
“陛下,你這樣,要如何處理朝政?”她問。
齊逾頭也不抬,一邊批閱著奏折,一邊回道:“無妨,重要的奏折朕會親自過目,不重要的自有內閣處理。現在,沒有什么比你和孩子更重要。”
他停下筆,抬起頭,眼神專注地看著她。
“知安,朕已命工部在鳳儀宮旁,為你和孩子建造一處暖閣,冬暖夏涼,四季如春。待孩子出生,便可直接入住。”他溫柔地說,“朕會親自監工,確保萬無一失。”
李知安聽著他的安排,心中感動。她知道,他這是將全部的愛意和期待,都傾注在了她和這個未出世的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