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張墨是武圣,已被譽為千古一帝,如今連皇后娘娘也成了武圣。這意味著大明皇室擁有了兩位站在武道巔峰的至尊。
這對于國家的穩定、皇權的神圣性,是無可比擬的加持。
民間自發組織慶祝,稱頌帝后為“圣皇”、“圣后”,認為這是天命所歸、盛世將至的吉兆。軍隊的士氣更是高漲到了,兩位武圣坐鎮,大明軍威之盛,可謂曠古絕今。
江湖武林各大門派、世家,在確認消息屬實后,一片嘩然,隨即是深深的敬畏。
一位武圣便可鎮壓一個時代,何況兩位同出一家,還是帝后。
原本還有些許暗流涌動、不服王化的江湖勢力,此刻徹底熄了心思。前往中京朝拜、表忠心的江湖豪杰絡繹于途。大明朝廷對江湖的掌控力,在這一刻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然而,真正被這個消息震撼得最深的,還是那些超脫于世俗之外的隱秘宗門。
這些宗門,傳承久遠,底蘊深厚,門中未必沒有武圣級的老怪物坐鎮。
他們向來視世俗皇權如過眼云煙,自詡為天道守護者,凌駕于凡塵律法之上。
即便是張墨統一天下,展現出武圣修為,他們也大多持觀望或有限合作的態度,認為皇權更迭不過是俗世循環,只要不觸及他們的根本利益,便無需過多干涉。
但如今,大明皇后也成了武圣。
這意義截然不同。
隱秘宗門們的反應不一,但核心基調卻出奇一致:震驚、忌憚,以及隨之而來的策略調整。強硬對抗者寥寥,更多的是選擇暫避鋒芒、示好、觀望,甚至尋求合作。
張墨與墨月擁有的,不僅僅是兩位武圣的絕對武力,更是將這武力與龐大帝國、億萬民生氣運結合在一起的“勢”。這種“勢”,是任何單獨宗門都無法抗衡的。
張墨和墨月清晰地感受到了來自天下四方,尤其是那些隱秘存在的態度變化。
紫宸殿內,張墨負手而立,對身旁的墨月笑道:“月兒,你這一突破,倒是省了朕許多敲打功夫。”
墨月莞爾,她如今氣息更加內斂,風華絕代:“他們畏懼的,是你我聯手之力,更是這背后代表的煌煌大明。”
“不錯。”張墨目光深遠:“如此一來,許多之前推行尚有阻滯的新政,便可更加順暢了。尤其是關于整頓武林秩序、厘清宗門田產、推行全民基礎武訓的計劃……”
憑借兩位武圣的無上威嚴,張墨頒布了一系列涉及更深層次改革的政令:
《武林清秩令》:明確各門派、武館登記造冊,嚴禁私斗,重大紛爭由官府仲裁。對于隱匿人口、不納賦稅的宗門田產進行清查。
《啟民武略》:在各州郡縣設立官學武苑,選拔民間有資質的青少年,傳授基礎武學與忠君愛國思想,打破宗門對高端武學的壟斷,為帝國培養后備人才。
《宗門約章》:邀請各大宗門派出代表,共商“圣朝與隱世”共處之道,實則是在武圣威壓下,確立朝廷的主導地位,將宗門力量逐步納入國家管理體系。
這些政令,若在以往,必會遭到世俗武林和隱秘宗門的強烈反彈。
但在此刻,在兩位武圣,尤其是剛剛突破、圣威正隆的墨月的無形震懾下,反對的聲音被壓到了最低。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