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齊臨時拼湊起來的援軍,在野戰中根本無法與裝備、訓練、士氣皆處于巔峰狀態的北疆軍抗衡,往往一觸即潰。
張墨采納了周大彪的建議,充分發揮騎兵的機動優勢,以精騎為先鋒,快速穿插,分割包圍西齊潰軍,主力步兵則穩步推進,清剿殘敵,鞏固占領區。
這種閃電戰術,使得西齊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縱深防御。
昌都城,位于西齊腹地,是連接東西部的交通樞紐和重要的手工業、商業中心。
城防雖不如鐵壁關險峻,但也十分堅固,且守軍是西齊太子的舅父、素有“穩健”之稱的老將赫連都率領的五萬精銳。城內存糧充足,足夠支撐一年以上。
赫連都的策略很明確:固守待援。他堅信,只要堅守住昌都城,就能拖住北疆主力,為后方調動兵力、爭取外部援助贏得時間。
他將城墻加固,儲備了大量守城器械,并實行了嚴格的軍事管制。
然而,他并不知道,他寄予厚望的大越援軍,早已因冠州失守而化為泡影,甚至連大越朝廷自身都難保了。
他更不知道,他面對的北疆軍,擁有著他無法理解的攻城利器。
北疆大軍兵臨昌都城下,并未急于進攻。張墨親自繞城巡視,觀察城防弱點。他發現昌都城西面地勢較高,且有一段城墻年代較為久遠。
“傳令,將炮營主力集中于城西。”張墨下令:“集中火力,轟擊那段老舊城墻。同時,命工兵在炮火掩護下,向前挖掘壕溝,縮短進攻距離。”
“鐵橫,炮火準備后,由你率重甲步兵主攻缺口。云州衛快槍營負責火力壓制城頭守軍。”
“周大彪,你的騎兵負責兩翼警戒,防止敵軍出城逆襲,并追殲潰兵。”
一套成熟的、基于火力優勢的攻城戰術,再次被運用出來。
赫連都站在昌都城頭,望著城外井然有序、殺氣沖天的北疆大營,心情沉重。
他看到了那些被推上前線的、覆蓋著油布的古怪器械,心中涌起不祥的預感。關于鐵壁關如何陷落的恐怖傳,他已經聽說了。
“傳令下去,所有人躲好,沒有命令,不得露頭。準備沙袋木石,隨時填補缺口。”他只能按照傳統守城方式下達命令,對于即將到來的打擊,他缺乏有效的應對手段。
戰斗在第二天清晨打響。
依舊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轟!轟!轟!轟——!!!”
北疆炮營再次發出了震天動地的怒吼。數十門火炮集中轟擊城西那段指定區域,磚石飛濺,煙塵彌漫。城墻在劇烈的爆炸中劇烈顫抖,裂縫迅速擴大。
赫連都在親兵護衛下,躲在安全的藏兵洞里,感受著腳下傳來的陣陣震動,聽著外面如同末日般的巨響,臉色慘白。
他終于親身體會到了“天雷”的威力,這根本不是人力可以抗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