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諸國與東大洋交界處,蝕港。
海風卷著魚腥味和教堂腐朽的檀香,在蝕港的街巷里蜿蜒飄蕩。
山頂的教堂尖頂生滿銅綠,教會執事們捧著鑲金的織影之主雕像,在港口前站成一排,他們的面前,每一個桶里都裝著滿滿的魚獲。
但執事們的衣物卻異常干凈,與一旁剛剛回來的、滿身濕透的漁民們格格不入。
身為教會的一員,他們當然不用下水,只需要每天定時定點來這里,接受漁民們的“繳稅”行為即可。
在這里,教會宣稱“每網漁獲的五成是獻給神的供奉”,于是,漁民們必須將自已捕捉的魚獲上交一半,每天都是如此。
可實際上,這些魚獲全都進入到了教會自已的“金庫”當中。
這還沒完,在給教會交完稅后,貴族老爺們還會從剩余的魚獲中扣掉五成左右。
美其名曰:出海費與港口停船費。
于是,忙活一天的漁民們,最后只能獲得不到三成的魚獲,并用這些來養活一家人。
兩個身披破布的年輕人,從船上拿下一小袋子魚獲,他們今天的收成并不好。
不過教會執事可不管這些。
“愿主保佑你,年輕人,獻上供奉后,明天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執事語氣溫柔的說道,但他的手上卻毫不留情,將漁網中本就不多的魚直接向他面前的桶到了一半多。
做完這些,執事還假惺惺地從桶里拿出一條魚,放回到了漁網中。
“感謝你們為神做出的貢獻,這是回報。”
“承蒙圣恩,也謝您的憐憫,愿主記念您的慈悲。”
其中一個人念叨著,另一個年輕人一開始還沒有動作,似乎不將其放在眼里,但被拉了一下后,他也將這句話重復了一遍。
說完后,兩人拖著漁網離開了這里,排著隊來到了貴族的地盤當中。
雖說名義上整個港口都是貴族的,但貴族的船卻不會停在這里,而是在一旁更為豪華的港口上。
那里停靠著老爺們的三桅船,大袋大袋的魚獲被從船上搬下,并運往貴族的府邸。
貴族老爺們霸占著最好的漁場,那里禁止漁民靠近,一旦有漁民的小舢板不小心誤入其中,就會被船上的家丁毫不猶豫地殺死,或者用魚叉戳破船底,最終淹死。
就算漁民都會水,但在家丁們的追擊下,能活下來的寥寥無幾。
每天交魚時刻,是平民們唯一能踏入貴族港口的時候,雖然只是最邊緣的位置,但依舊有很多漁民十分激動,仿佛只要站上了這里,他們也就是貴族了似的。
“兩個男人,一整天才打了這么點魚,真是廢物!”
負責收魚的人在看到兩人拖過來的一丁點魚后,毫不客氣的罵了一句,隨后,他干脆將漁網中的魚全都倒進了桶里,只留下了一兩條。
“拿著,趕緊滾蛋。”
“大人,不是說只拿五成嗎?我們這……”
“廢什么話!五成那是建立在你們打魚多的基礎上,這么一點,五成能夠嗎?”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