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鴻躍看向楊東,沉聲問道。
他想看一看楊東究竟要怎么發展紅旗區,尤其是在擁有這么多欠債的情況下。
“市長,紅旗區的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跟慶和縣完全不同。”
“慶和縣底子薄,但是債務本身不高,所以發展起來不難。”
“但是紅旗區作為北春市的市轄區,主體行政區,又要承擔部分副省級城市的職責,所以債務高,也很正常。”
“但是債務高,往往意味著不被投資人信任,投資紅旗區有很大風險,投資人會觀望。”
“因此想要發展紅旗區的經濟,首先就要化債,不把債務化到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繼續投資大項目,下馬大項目,那無異于火上澆油。”
楊東開口分析著如何發展紅旗區,以及如何化債。
“你打算怎么化債?”
雷鴻躍看向楊東,沉聲問道。
化債,是地方政府最頭疼的大事了。
地方政府跟中央政府不同,中央政府掌握百分之九十五的大宗商品以及戰略資源,根本就不缺錢。
但是地方政府只能賣地,要么就是發展換錢,但是發展起來的地方終究是少數。
因此地方政府化債能力一般,因為自主權太少了,財政沒有自主權,怎么化債?
因此地方亂收費是為什么?也是窮到沒辦法了,不亂收費,連單位部門工資都發不出來。
還有為什么會吃掉投資商,為什么投資過來之后,直接把人家給生吞活剝了,不給人家正常發展的機會?
因為窮,沒有辦法發展,沒有時間發展。
“以債化債,減支補債,借債生利。”
楊東開口,說出十二個字。
這就是他的辦法。
想要把債務控制在合理的情況范圍之內,必須做到這十二個字。
但十二個字,說容易,做起來很難,這需要上下一心,而且必須要有極強的社會穩定性,以及極強的政府公信力,還有非常高的營商環境。
所以還是老話題,必須提高營商環境的清朗,才能有機會做到這十二個字。
“仔細說說。”
雷鴻躍聽到楊東說的十二個字,更加好奇了。
“簡單來說就是把紅旗區過去的債務項目利用起來,投資一些錢,讓它運轉起來,轉化為生產力,產生生產價值,產生經濟價值,也就是說盡可能的保證原來債務投資的項目不破產。”
“當然政府需要做個判斷,明確一下哪些項目已經無法重新啟動,無法進行以債化債,無法產生盈利的可能性,那么對于這些就要及時拋售。”
“對于那些還有可能盈利的項目,要花錢保住,要找到更合適的投資者,合作者,爭取扭虧為盈,實現項目翻身。”
“對于那些本身還在盈利,但盈利不多的項目,要找到新的辦法,新的出路,以新的思想來催生更多的活水之源。”
“同時要進行減支補債,這個減支指的就是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花,避免財政浪費,過緊日子,但緊日子也要過好,不能苦了自已的同志,以免心不齊。”
“借債生利,指的就是通過對銀行貸款投資國內外優質項目,甚至通過特定公司進入股市,投資股市,擴大化債的能力和范圍。”
“當然,這是有風險的,畢竟股市在這個東西貓一天狗一天,需要謹慎才行,但一旦盈利,成果也是數倍甚至幾十倍,上百倍的。”
“不過這個暫且不談,因為不在我本來的計劃之內,能走正常渠道化債,最好還是走正道。”
楊東避免走鋼絲,避免刀劍跳舞,及時收回話題。
但雷鴻躍已經聽的冒汗了,楊東膽子還真大啊,還想讓政府通過特定公司去投資股市,這要是賠了,褲衩子都沒了。
“你可不能亂來啊,小東。”
雷鴻躍開口勸道,語氣都有些發顫了。
非是他膽小,而是楊東膽大。
_l